中國紡聯年中工作視頻會:找準方向與重心,做正確的事,把握節奏與力度,正確地做事
8月6日下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北京召開2020年年中工作視頻會議。中國紡聯年中工作會是每年固定的會議,會議對聯合會上半年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分析,對下半年的工作理清思路,進行部署。
中國紡聯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會長孫瑞哲,原會長杜鈺洲、王天凱,副會長夏令敏,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秘書長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副會長徐迎新、陳大鵬、李陵申、端小平、楊兆華、孫淮濱,原副會長張延愷、楊紀朝等領導以及中國紡聯各部門、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相關媒體參加了本次會議。為確保疫情期間參會人員的健康安全,本次會議設1個主會場,18個分會場,340余人參與。會議由陳偉康主持。
會上
中國紡聯領導分別對
上半年各自分管領域的工作情況
進行了總結發言
并對下一步重點工作安排進行了介紹
中國紡聯副會長孫淮濱在會上介紹了行業運行以及部委政策溝通等情況。他認為把握行業運行基本態勢,要將一、二季度分別來談:一季度行業消費、出口、投資方面呈現大面積負增長;二季度開始,運行指標降幅收窄,邊際改善。這主要源于疫情導致行業供給與需求出現斷裂甚至停擺,從而給行業帶來重創,而隨著疫情的控制,復工、復產、復市后,各項運行指標開始緩慢恢復。雖然行業受到重創,但仍有亮點,以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等產業用紡織品在上半年有較好表現,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長57.8%,與此同時,在疫情期間興起的網絡直銷,線上展銷等“非接觸”經濟,帶動行業新業態的形成,從而拉動新的增長。接下來,行業將根據國家層面提出的“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進一步健全國內市場,積極參與國外市場。
部委政策溝通方面,從3月開始,接受政府諸多部門工作任務,對相關機構和部門提供日報、周報近40份,這表明聯合會向政府反映訴求的通道暢通。同時,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映行業企業受疫情影響導致的成本壓力、市場受阻等問題,同時也向相關部門提出了行業面臨的中長期問題,如轉型升級、投融資等方面建議。
中國紡聯副會長徐迎新從國際層面介紹了貿易、政策、展會、市場等情況。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春季展會被取消,對此,紡織貿促會采取三個措施:一是探索疫情常態化下會展經濟新模式,打造線上展會平臺;二是經過商討,2020年國際紡機展延期到明年6月舉辦;三是不放棄,全力籌備首屆大灣區國際紡織服裝服飾博覽會。事實證明,線上展會效果不錯,線上訪問量很高,不少品牌和企業積極參展。大灣區展會是行業今年舉行的第一次實體展會,從參展面積、參加企業、到訪觀眾看都超出預期。
國際貿易辦公室積極研判新形勢,完成《紡織行業“十四五”國際化發展專項問題研究》。深入分析全球經貿、零售市場、企業經營動態,跟蹤涉疆問題對行業的影響。
外事辦公室及時發出全球聯合倡議共同抗疫,維護全球紡織供應鏈安全與穩定,對話溝通協商推動相關問題解決。出版社面對疫情常態化,進行深度融合媒體資源,構建全媒體發展新格局。
下半年,我們全力組織籌備實體展會;跟蹤和研究行業國際貿易、跨境投資中的重要議題;推動國際紡聯換屆;出版社多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
中國紡聯副會長楊兆華介紹了品牌、家紡、毛紡、麻紡、絲綢等工作情況。他總結了個分管領域在上半年的工作亮點,分別是:黨建、防疫抗疫、標準、市場、大賽趨勢、品牌、規劃,并對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進行介紹。
黨建方面協會領導及員工克服了疫情的影響,堅持黨建工作,參與了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和紀檢委員培訓,開展了多形式學習、主題黨日活動、黨課交流等工作,對協會黨建工作的科學化、規模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防疫抗疫方面,協會堅持多種形式的辦公;動員會員企業的防疫物資生產,積極捐贈防疫物資;開展各種形式的調研,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特別是3月后外貿形勢的急轉直下,家紡協會第一時間開展外貿企業調研;4月上旬又開展了家紡行業流通渠道等方面的調研報告。在恢復市場上面主要圍繞線上展會、家紡品牌日;大灣區展會、絲綢展;國際交流等方面展開。其中家紡展分別在5月19日和6月8日,開展了兩次不同類型、不同受眾的線上展。在標準制定方面主要表現出“多、急、特”的特點。在規劃編制方面,主要的工作是“十四五”行業發展指導意見、南通家紡產業協同發展規劃;岔河紡織發展規劃。在品牌方面,主要圍繞品牌價值評估工作和疊石橋企業品牌培育工作。大賽組織方面,得益于大賽的積累與影響力今年家紡協會的三大大賽并沒有因為疫情而受到影響,反而增加了300多幅參賽作品,令人欣慰。
對于下半年的工作,楊兆華指出主要圍繞家紡展、面料展、麻博會、十四五行業發展指導意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發布、換屆工作等展開。
中國紡聯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秘書長陳偉康介紹了中國紡聯抗擊疫情情況以及黨建工作情況。
1月26日晚,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安排部署和國資委黨委工作要求,中國紡聯立即行動,迅速成立了中國紡聯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高勇書記和孫瑞哲會長任組長,其他會領導擔任領導小組成員。中國紡聯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中國紡聯辦公室,以上組成情況迅速報備國資委黨建局。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國紡聯迅速制訂印發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制訂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防控預案》,簽訂了《中國人民保險大廈各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責任書》,建立了中國紡聯疫情防控工作聯絡員機制,各部門各單位指定一位領導作為聯絡員,成立了由56人組成的中國紡聯疫情防控聯絡員隊伍。同時建立了“中國紡聯疫情防控工作聯絡群”,采取靈活有效工作方式,確保了疫情防控期間戰“疫”不松,工作不停。
中國紡聯辦公室負責與國資委等相關部委、北京市、朝陽區和人保壽險公司溝通協調疫情防控工作,并按要求報送中國紡聯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和報表等材料。
截止目前,上報國資委黨建局疫情防控書面材料6份;中國紡聯辦公室先后制訂印發疫情防控工作文件和通知47份;先后轉發相關部委疫情防控工作文件和通知17份。
自1月27日起,建立中國紡聯疫情防控工作每日報告制度,積極配合國資委、朝陽區、人保壽險公司做好每日疫情情況收集、統計、分析、匯總、報告等工作。其中,來訪客人556人;離京、返京人數900人;每日上班人員共計20040人次。
中國紡聯辦公室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注重疫情防控檔案的形成、保管和利用工作,確保檔案工作與疫情防控工作同步開展。中國紡聯疫情防控檔案材料經整理分為六大類139件。
辦公室組織工作有序、安排工作及時,上傳下達,不厭其煩。在保證聯合會疫情期間工作的正常運轉等許多基礎工作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
抗擊疫情工作回頭看,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滿意的。在中國紡聯各部門、各成員單位上下齊心協力,克服困難,積極作為,共同努力下,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穩妥有序扎實開展。截止目前,實現了中國紡聯疫情防控“零感染”目標。
物投部的工作也是可圈可點的。疫情期間,物投部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有飯吃、有水喝的安全的工作環境。截止到6月底,共派發盒飯10846份;爭取到30多個臨時車位,爭取四家公司的減免房租。
我們的黨建工作也簡單介紹一下:進行了2019年評議考核工作;3月份黨委為抗擊疫情捐款,600多名黨員捐款近12萬元;5月組織了書記培訓班,方式是視頻培訓加自學、答題……
黨建在中紡聯是傳統的,中國紡聯內部建設、行業工作的基本面是源于我們500多名在職黨員、23個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結果。這種作用是一種保障的作用、是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體現。下半年,黨建工作除了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全面鋪開以外,還要重點做一些培訓工作,全部完成去年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的整改工作。
中國紡聯紀委書記王久新介紹了中國紡聯紀檢工作及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情況。5月,中國紡聯紀委發出《關于對部分巡視整改成果進行檢查的通知》,對《關于規范中紡聯領導干部參加各種活動取酬的規定》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對各單位公車改革和公車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對中國紡聯黨委貫徹落實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的實施頒發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向中國紡聯黨委提交了專題報告。
按照工作安排,7月舉辦了紀檢委員培訓班,共有60人參加培訓,因受疫情影響,培訓采取了現場培訓和視頻培訓的方式進行,達到了預期效果。此外,組織完成了中國紡聯各部門各單位共59家與中紡聯黨委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工作。
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對10家單位領導班子或有關換屆人選進行考核、考察;同時,還開展了招聘、員工福利待遇、行業技能競賽等工作;此外,還組建新一屆全國紡織服裝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并開展了相關工作。
中國紡聯副會長李陵申從行業角度介紹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抗擊疫情等工作情況。疫情發生后,中國紡聯發揮優勢,激發“大紡織”為防疫做貢獻,聯合會內部應急建立了口罩、防護服、消毒產品、原材料和政策保障五個工作組,以及口罩、防護服、濕巾三個產業鏈微信工作群,為1000多家紡織產業鏈企業、20多個省市政府部門對接3萬多條產業鏈信息。同時,積極協調有條件的非醫療用防護服和口罩企業及服裝、家紡企業轉型生產用于疫情防控的相關產品。我們還向行業發出《關于加強醫療防護用紡織品生產和出口質量保障的倡議書》,倡議行業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堅持依標生產和出口、尊重知識產權保護、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受工信部、發改委委托,編制《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通過前期調研、初稿撰寫、研討論證已形成征求意見稿。
下一步,相對于疫情給國家、行業和許多家庭帶來的困難和傷害,我們的付出和努力不允許我們自滿;我們要積極反思抗疫中的措手不及和應接不暇,更要認識到相關產品的技術短板和行業服務能力提升;未來我們將面臨疫情對全球“鏈式經濟”的沖擊和對應急防疫物資的“去全球化”挑戰。
中國紡聯副會長陳大鵬就分管的八個單位的工作亮點進行了介紹。他介紹,上半年,全行業面對疫情等諸多困難和挑戰,積極擔當,有針對性的幫助和協調企業,搭建平臺,主抓基礎性工作不放松,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表現了協會應有的責任擔當和使命。談及工作亮點,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一是疫情推動協會不斷發展和提升數字化平臺建設,開啟數字化服務模式。通過開展線上培訓、課程,云上對接會、研討會等,開啟了服務“雙軌”聯動新模式,不僅贏得了企業的廣泛認可,還匯聚了流量,為下一步協會數字化服務模式的提升打下了基礎。比如流行色協會開展了17場線上色彩搭配講座,針織協會開展了5場針織大講堂......此類線上課程、培訓無論是頻次、受眾面、影響力,都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二是,重視行業戰略發展問題的研究以及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務實開展服務對接工作。疫情與百年大變局的疊加,行業企業對未來發展戰略都非常關注,協會也因此加大了此方面的專題研究。除此之外,疫情期間,企業訴求明顯增多,協會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搭建平臺,通過線上對接會、研討會等形式,幫助企業牽線搭橋。加強產業鏈協同合作與創新將成未來企業合作的重點和今后協會開展工作的一大方向。
三是,行業科技和時尚的融合發展方面有所突破。比如襯衫智能化生產關鍵技術實現了突破,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人工智能和趨勢研究工作的融合、虛擬平臺的研發等都在穩步推進。
中國紡聯副會長端小平介紹了產融合作、纖維空中大講堂及化纖行業抗擊疫情等情況。2018年啟動產融合作相關工作后,我們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作機制:一是有分工有合作;二是形成了每年比較固定的“四個1”模式,開一次產融合作大會、證券業務培訓會,開一次董秘聯年會,出一份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公布一份IPO培育名單;三是逐步建立、豐富了近百家優質紡織企業數據庫,為后續發現、培育、不斷推進企業上市,打下了基礎。產融合作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發布年度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報告,了解全行業發展的情況和趨勢;二是2018年累計發布三期重點培育IPO企業名單,涉及50多家企業。截至到2020年7月,共有10家企業成功上市或過會,另外11家企業在會審核。
當然,產融合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資本市場對紡織行業存在偏見;對上市公司分析還不夠透徹;重點培育IPO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應對疫情方面的具體做法,我把它歸納到“六朵云”。前三個我把它叫做上半場,以公益為主,主要是熱身,包括云調研、云招聘、云講堂;后三個包括云發布、云展覽、云會議。
中國紡聯會長孫瑞哲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工作報告》時談到,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紡聯全體員工敢于擔當,找準方向與重心,做正確的事,把握節奏與力度,正確地做事,不辭苦、不畏難,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同時他還談到了對國際宏觀形勢的思考:世界經濟衰退的“持久戰”與民生產業;地緣政治沖突深化的“持久戰”與國際合作;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持久戰”與綠色驅動。
對此,他提出行業發展需要集聚力量,如政策的力量、市場的力量、科技的力量、資本的力量、人才的力量。
與此同時,他強調要強化機構與隊伍建設,尋找自身的確定性。要將行業工作放在大潮流中深入思考,進一步堅定信念,以恒心辦恒業;要將行業工作放在大格局中重點落實,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圍繞“六穩”、“六保”要求,建立疫情防控和行業工作的長期協調機制,樹立新思維、尋求新作為;要將行業工作放在大道理中協同推進,擺正個人與集體、集體與行業、行業與國家的關系是大是大非問題。最后他介紹了中國紡聯下半年的重點工作。
中國紡聯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在總結講話時表示,在總結講話時表示,疫情帶來了世界格局的變化,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接下來,我們要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內外雙循環等理念,集中力量對行業“十四五”規劃進行相關的制定、修改工作,從產業鏈的角度尋找我們的短板。經濟全球化是一個長久的趨勢,我們在行業“十四五”規劃中要把外循環因素考慮進去,對“走出去”等規劃仔細梳理一下。應該說,我們原有的發展理念是對的,但還要認真考慮一下產業發展的安全性問題。
關于協會工作我提三點建議:第一,希望大家在下半年做好自身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第二,抓好隊伍建設;第三,協會運行20多年來,積累了大量數據,我們要把這些數據充分利用起來,為政府和行業發展服好務。(文:徐長杰 郝杰 高華斌 牛芳;攝:關云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