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RCEP落地生效產業優勢日益凸顯
今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建立的第一年,也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之年。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等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RCEP落地生效、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啟動建設,廣西以欽州為核心發展面向東盟的綠色石化產業優勢日益凸顯。
9月14日,欽州市人民政府會同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2022中國—東盟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論壇”在欽州舉辦。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向大會發表視頻致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樂秦,欽州市委書記、自貿區欽州港片區黨工委書記林冠、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貿易參贊Marina Novira Anggraini等嘉賓出席大會并致辭。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鄭裕國,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科研院院長韓生,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新民,欽州市人民政府市長、自貿區欽州港片區管委主任王雄昌分別作主旨演講。
論壇以“共享RCEP新機遇共贏石化新未來”為主題,圍繞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建立、RCEP生效實施、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啟動建設等重大機遇背景下,重點聚焦高端化纖紡織、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石化下游產業發展與合作,推動構建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欽州石化產業基礎不斷加固、優勢不斷增強,將進一步發展壯大烯烴新材料、化纖紡織、精細化工、新能源材料等四大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邁進,希望與各方攜手深化跨境產業鏈、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專業配套服務等方面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東盟的重要石化產業集群。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東盟是中國紡織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點地區之一。中國、東盟紡織服裝產業互補性極強,在區域內開展國際合作,形成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閉環的潛力十分巨大。
在同期舉行的中國-東盟化纖紡織國際合作洽接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主任華珊介紹了中國與東盟在紡織領域的機遇和挑戰,并對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她指出,當前中國紡織正在加快構建全球化生產網絡體系和資源配置體系,東盟作為近鄰是中國紡織重要的合作區域。從今年開始,RCEP在八個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之間生效,這為中國與東盟的貿易、投資合作營造了非常好的環境。
東華大學高性能纖維與制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纖維專委會副主任王華平從化纖產業鏈的角度闡述了如何與東盟進行國際合作。他指出,秉承“十四五”期間化纖行業發展的思路,建議欽州市萬億級產業集群在建設過程中,借鑒沿海地區化纖發展的經驗,充分融合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
今年8月,桐昆欽州綠色化工基地一期化工新材料項目獲得受理公示。會上,桐昆集團副總裁李圣軍從企業的角度暢談了RCEP下化纖企業發展的新思考。他介紹,桐昆立足于強鏈補鏈延鏈,全面發展,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堅持全產業鏈打造戰略,圍繞現有優勢聚酯化纖主業,傾心打造下游完整的生態圈。在欽州打造綠色化工基地,符合西部大開發的國家戰略,有當地政策的支持,未來將大有可為。
作為此次洽接會的主持人,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表示,產業鏈創新需要產學研一起發力,建議欽州在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的過程中,除了引進龍頭企業投資,還要引進新型研發機構,為整個石化和紡織化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此外,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中國染料工業協會會長史獻平介紹了RCEP實施后國際貿易、染料工業面臨的新機遇,欽州市石化發展局張自飛,欽州市欽南區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肖利富介紹了東盟化纖紡織產業基地和欽南區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園的建設規劃。
會議還邀請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東盟加六國貿促會副主席閆世安、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新民、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主任華珊圍繞中國-東盟化纖紡織貿易合作的新機遇展開了探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