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紡織品服裝消費市場及外貿訂單出現大幅下降的預期分析
受到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等政治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陷入低迷,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外貿訂單出現大幅下降。此時,拉動經濟的另一引擎——內需市場對于整個紡織行業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雖然三年疫情已經告一段落,但疫情帶來的衍生影響仍然存在,大家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有否恢復都是一個未知數。為了解中國紡織品服裝終端市場的實際需求狀況和消費趨勢,及新冠疫情對消費者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的影響,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上海辦事處聯合上海紡織品商業行業協會和東華大學共同進行了紡織品服裝終端消費情況抽樣調查。以期通過對終端需求的研究來判斷行業運行情況并預測下半年的市場走勢。
本次調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通過實地走訪各類商場和批發市場等,了解商店的客流和銷售等經營情況。為確切了解新冠疫情對終端消費的影響和目前消費的恢復情況,我們在走訪調查過程中將商店目前的經營狀況與疫情前和與去年分別進行了比較。第二部分是通過發放消費者問卷,了解消費者目前的經濟狀況、消費能力、消費習慣和消費信心等情況。在第一部分的走訪中,我們又將走訪的商店的類型分為百貨購物中心類、服裝批發市場類和服裝定制市場類,以了解不同類型商店的情況。此次共調查了上海9個商圈的26個商場中的292個專賣店;七浦路8個批發商城的168家商鋪;南外灘輕紡市場的40家服裝定制商鋪;并對1023位消費者進行了問卷調查。此次調查的范圍基本涵蓋了上海最主要的商圈中的主要商場,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從此次的調查情況來看,經過三年疫情的影響,紡織服裝的消費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雖然今年的情況與去年同比有了改善,但是仍然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而且,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消費習慣,購物商場的經營模式和格局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第一部分:商店實地調查情況
一,各大百貨商場調查情況
此次調查我們對“徐家匯”、“中山公園”、“五角場”、“大陸家嘴”、“南京東路”、“淮海路”、“靜安寺”、“大寧”、“西藏路”這9個上海主要商圈的26家商場進行了走訪調查。調查的重點主要放在客流量、銷售情況等方面。從調查反饋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情況:
1,從客流量情況來看,走訪的商家中大部分都反饋今年的客流量與去年同比有所增加,這個比例占到58.23%。這主要是因為去年還處于疫情期間,大家的出行都比較謹慎。我們同時還讓商家比較了與2019年疫情前的情況,結果就不樂觀了。有69.86%的商家表示現在的客流量還不及疫情前,僅有19.18%的商家表示現在的客流量超過了疫情前。這說明,疫情告一段落后,商場的客流正在恢復,但是,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
2,從銷售情況來看,受訪的商家反饋的經營狀態與客流情況基本一致。有55.67%的商家反饋今年的銷售與去年同比有所增加。但是與2019年疫情前相比,這一比例僅有19.18%,反而有69.86%的商家表示是下降了的。說明目前商家的經營狀況還沒有完全恢復。
3,從走訪的各個商場的經營情況來看,現在百貨商場的經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從原先純購物的百貨商場或購物中心模式向集餐飲、娛樂、教育、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活消費中心轉化。而且購物的功能正在弱化,而餐飲娛樂的功能正在成為主導。我們這次走訪中,許多商場和購物中心中餐飲已經成為最吸引人氣的地方,而且商場中幼兒教育、健身、美容美發、文娛游戲等均有不少的進駐。甚至原來上海較為有名的一家購物中心,現在已經基本都改為餐飲服務了。這說明,現在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已經發生較大改變,而百貨商場也不得不隨之改變,正在往生活綜合消費中心轉變。
4,我們在對商家的走訪中,將商家按照銷售的產品價格的高低做了一下分類,將銷售均價高于1000元的歸為中高端,將銷售均價低于1000元的歸為中低端。從分類反饋的情況看,新冠疫情對中高端商家的影響似乎更大一些。因為無論從客流量還是銷量來說,更大比例的中高端商家反饋是下降的。
5,在走訪的商家中,有71%的商家表示,他們的服裝品牌同時開有網店,而他們這些實體店,往往成為顧客試衣的試衣間。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服裝網絡銷售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6,對于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未來的發展趨勢,各個商家的反饋是喜憂參半。有些商家對所在商場的未來表示擔憂,但也有些商家是持樂觀的態度。總體來說,商場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品質形象。未來高端化的商場還是會有他們固定的消費群體和發展空間,而走中低端路線的商場則有可能會向生活綜合消費中心的方向發展。
二,服裝批發市場調查情況
此次對服裝批發市場的調查,我們集中在上海七浦路的8個服裝批發商城,共走訪了168家商戶。
1,從客流量情況來看,服裝批發市場已經恢復了一點人氣,今年的客流量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針對與去年客流量的比較,走訪的商戶中有55.09%的商戶反映是增加的。而針對與疫情前的客流量比較,走訪的商戶中,僅有14.88%的反映是增加的,而有82.14%的商戶反映是減少了。
2,從銷售情況看,與客流量情況一致,有57.49%的商戶反映銷售與去年同比增加了。而與疫情前比較,僅14.88%的商戶反映是增加的,而又81.55%的商戶反映是減少了。
3,雖說服裝批發市場整體情況好于去年而弱于疫情前,但在七浦路不同的批發商城之間,客流和銷售情況還是有不小的差異。一些市口好的商城,人氣已經完全恢復,商場里人流如梭,商家反映情況已經好于疫情前。而一些市口差一些的商城則依然門庭冷落,情況還不如去年。
4,在對商戶經營壓力的調查中,有50.6%的商戶反映來自網購的競爭對他們造成了壓力。說明網購對傳統的服裝銷售模式的沖擊已經非常巨大。對商戶來說排在第二位的經營壓力是同業競爭和庫存的壓力,有35.71%的商戶是這樣反饋的。
5,在對熱銷款的調查中,大多數商戶反映,簡約的休閑服裝比較好銷。而消費者對純棉服裝也是比較青睞的。
三,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服裝定制調查情況
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是上海知名的服裝定制市場,此次我們對市場中的40家服裝定制商鋪進行了走訪。
1,從市場的客流量情況看,今年的情況比去年有了明顯的恢復,在受訪的40家商戶中,有36家反映今年的客流量高于去年,占到受訪商戶的90%。但是目前的狀況與疫情前相比還是有較大的落差,針對與疫情前的比較,僅有5家商戶表示客流量是增加了,占到12.5%,而有34家客戶則表示是減少了的,占到85%。
2,從市場的銷售情況看,雖然今年的情況有較好的恢復,但這僅是因為去年上海深陷疫情的原因,與疫情前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具體數據見表。
3,從定制市場的客源情況來看,商戶的回頭客比例非常高,大都在80%以上。這說明服裝定制有一個較為穩定的消費群體,而且客戶的忠誠度也較高。
4,在這次走訪中我們了解到,服裝定制的商鋪大都開設了網上接單的業務,在受訪的40家商戶中有34家表示正在通過或曾經通過網絡接單,占到了受訪客戶的85%。這說明網絡銷售的模式在服裝定制市場也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第二部分:消費者問卷調查情況
為從消費者的角度了解消費的實際情況,我們通過對路人采訪和網絡發放等方式進行了消費者問卷調查,共收集到1023份問卷。被調查者的職業涵蓋了各種職業類型,年齡分布于18歲以下到60歲以上全年齡段,且大部分集中于25-50歲消費活躍的年齡階段。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分三個部分,一是被調查者基本情況,二是對被調查者消費情況的調查,三是對新冠疫情影響的調查。
一、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從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來看,樣本中男性占比為39.59%,女性為60.41%;學歷方面,大專及本科以上學歷占到86.80%;年齡上,25-50歲占到72.63%。因此,被調查的樣本大都為主要消費群體,能客觀反映目前終端消費者的實際情況。
在被調查者中,大部分人的家庭收入在8000-25000元之間,占比達到54.64%。通過對消費者近一年的收入情況調查發現,有20.43%的人表示今年的收入是下降的,這個比例比去年的調查數據減少了13.64個百分點,但是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還是增加了不少。另外,今年有32.26%的人表示收入是增加的,這比去年增加了11個百分點,但同樣也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這說明,隨著疫情的告一段落,今年居民的收入情況比去年有所改善,但是遠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
二、消費情況調查
對消費情況的調查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消費渠道,二是消費能力,三是消費習慣。從統計數據來看,可以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
1,從消費渠道來看
有50.73%的受訪者表示主要是通過網購來購買服裝,而在10年前的2013年的調查中,這一比例還僅有16.11%。反過來,今年從百貨商場購買服裝的受訪者比例是22.39%,而2013年調查時,這一比例是52.22%。由此可見,十年來,消費者的消費渠道在網購和百貨商場的實體店之間發生了逆轉,因為網購的快捷和退換貨的便利性,使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網購,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做商場調查的時候,商場的客流量和銷售量連年下降的原因之一。不過,雖然網購和百貨商場兩個消費渠道發生了逆轉,但是十年來,通過服裝批發市場和服裝專賣店購買服裝的受訪消費者的比例還是相對穩定的,批發市場的比例一直維持在個位數,而服裝專賣店的比例一直在20%左右。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相對來說,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者比較傾向于在批發市場購買服裝,而高收入群體的消費者比較傾向于在服裝專賣店購買服裝。也就是說,低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的購買服裝的渠道還是相對穩定的。
對于網購,目前的網購渠道也越來越多,不僅有網店,還有直播帶貨等各種形式。通過調查可以看到,目前消費者最主要的網購渠道是淘寶天貓,這在受訪者中的占比達到56.46%,占有絕對主導地位,其次唯品會、京東、拼多多、抖音的占比則比較接近,分別為7.73%、7.63%、7.35%、6.88%。
對于直播帶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種購物形式,我們今年的調查中顯示,絕大部分受訪者都了解并關注這種購物形式,并且有15.96%的受訪者表示十分了解直播帶貨,并已經通過網絡直播帶貨進行了消費。
2,從消費習慣看
大多數人購買服裝的頻率是一到二個月消費一次。在受訪者中,每月消費一次的人群比例占到37.34%,每二個月消費一次的比例占到30.11%。對于影響消費者購買服裝的首要因素,大多數人選擇了款式,這一比例占到44.77%,其次才是價格,這一比例占到35.29%。
今年我們還對消費者購買全棉服裝的傾向性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顯示,大部分消費者在選購服裝時,比較傾向于選擇全棉服裝。在受訪者中,有71.01%的人對此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3,從消費能力看
受訪的消費者中有34.01%的人表示在服裝上的總體消費是減少了的,其中12.9%還是明顯減少的。僅有16.82%的受訪者表示消費在增加。這一數據好于去年,但是不及疫情前的數據。對于每個月用在服裝上的花費,大多數受訪者選擇了在300-1000元之間,這一比例占到44.28%,其次是100-300元之間,這一比例是24.73%。從近幾年調查的數據看,去年是個低谷,目前的消費能力在逐步恢復中。
對于后續在服裝上的消費預算,有26.01%的受訪者表示會減少,有62.46%的受訪者表示沒有變化,有11.53%的受訪者表示會增加。這一數據與去年的調查數據相比也是有了明顯的改觀,說明消費信心在逐步恢復中。
三、新冠疫情影響
三年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影響到我們的收入和消費能力,也對我們的消費習慣產生影響。在對疫情對個人收入影響的調查中,22.39%的人表示沒有影響,46.53%的人表示有較小影響,25.81%的人表示有較大影響,5.28%的人表示影響很大。在對家中有無因疫情而失業的調查中,僅有15.49%的人表示有,而84.51%的人表示沒有。今年的這個調查數據與去年相比有了較大的改善,而且與前面疫情三年的調查數據相比,也幾乎是最好的。這說明,隨著新冠疫情的告一段落,疫情的負面影響正在得到修正,正常的生活正在回歸。
疫情也在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方式,在對疫情是否讓人傾向于網購的調查中,有68.43%的人表示有影響,且11.34%的人表示是影響很大的。疫情教會了人們非接觸、不聚集的生活理念,而網購正好契合了這種理念,應此可以說疫情對于網購也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對于后疫情時期的消費預期的調查可說是喜憂參半,被調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表示不會在疫情后進行報復性消費,這部分人群的比例占到73.51%,僅有16.13%的表示會加大消費。對于大家對疫情后經濟形勢的觀點的調查,有40.86%的人是表示樂觀的,且有4.5%的人表示很樂觀。表示悲觀的人占比29.63%,且表示很悲觀的人群占比6.55%。這個數據雖然好于去年,但是還是不及疫情剛發生時的那兩年。這說明,雖然大家的信心正在恢復,但是經過疫情的洗禮,大家還是顯得較為謹慎的。
調查總結
新冠疫情雖然告一段落,但它對我們的影響不會就此停止,在此過程中,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以下變化:
1,隨著疫情管控的全面放開,各個方面都處于恢復的過程中。無論是商場的客流、銷售,還是消費者的收入、消費能力等等都在增長。也就是說,需求已經走出去年的低谷,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也僅僅是處于恢復階段,還沒有完全達到疫情前的狀態。而且,對于這種恢復是否能夠長久持續,并恢復到以前的高度,還難以預計。
2,商業的業態正在發生著轉變。原來百貨大樓或購物中心的經營模式正在被顛覆。取而代之的是以餐飲娛樂帶動消費的城市生活消費中心模式。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不斷多樣化,商場的經營結構中,購物的成分在下降,而餐飲、健身、娛樂等服務性的成分在增加。現在,一個商場是否能吸引人氣,和它里面的餐飲等服務行業的人氣狀態有著很大的關系。
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科技正在改變這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和購物渠道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加上疫情引導著人們非接觸式消費,使網購已經成為大部分消費者最主要的購物渠道。而且,現在新型的網購形式層出不窮,網購平臺也如雨后春筍。但就目前來看,淘寶天貓還是人們最主要的網購渠道。
4,現代人對服飾的追求越來越個性化,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型的紡織原料也不斷出現,各種功能性面料帶給人們更好的服飾體驗。但是從調查的情況看,純棉服裝還是最受人們青睞的。這從我們對商場流行款的調查和對消費者問卷的調查中都可以得到這樣的答案。
5,雖然現在的消費需求比去年有所回暖,但這種回暖也僅僅是去年低谷后的修復,未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仍然制約著人們消費的欲望,有不少人對今后在服裝消費上的預算是在縮減的。所以后續內需市場還是不容樂觀。
(來源:中國紡聯上海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