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原位聚合原液著色聚酯纖維大容量制備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通過鑒定
10月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召開的“高品質原位聚合原液著色聚酯纖維大容量制備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舉行。鑒定委員會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以及來自高校、院所、行業協會的7位專家組成。中紡院黨委書記、總經理馬詠梅,副總經理徐紀剛、崔桂新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主任張傳雄主持。項目鑒定環節由鑒定委員會主任朱美芳主持。
該項目由通用技術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紡院”)牽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陽分公司、蘇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紡院(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擔,構建了從色漿原料優化研究、關鍵工藝和核心裝備中試驗證與工程放大、產業化示范線建設、工業化生產工藝和產品開發的全鏈條協同技術攻關。經鑒定,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原位聚合原液著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原液著色聚酯纖維加工成紡織品時可省去染色工序,每噸纖維可實現廢水減排32噸、二氧化碳減排1.2噸,是助力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綠色纖維。目前,原液著色聚酯纖維主要通過色母粒著色法生產,顏料在高分子量聚酯熔體中的分散主要依靠機械剪切力,容易殘留大顆粒顏料團聚體,導致生產深色、細旦、高強度等高品質纖維較為困難。原位聚合法通過將顏料超細化分散在聚酯單體中,隨后在超細顏料表面進行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量聚酯。與色母粒著色法相比,原位聚合法在解決原液著色聚酯中顏料粒子的分散及其與基體的界面相容性等核心問題上具有明顯優勢,不僅顯著提升了纖維的單絲細度、力學強度、著色牢度和色彩均勻性等品質指標,還使得生產過程中的能耗顯著降低。
馬詠梅在致辭中表示,該項目成果依托“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品質原液著色纖維開發及應用”和“高品質原液著色聚酯原位法連續聚合技術應用”,以及國務院國資委科技攻關專項任務,歷時8年完成。項目成果入選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產品手冊(2023年版)》,并在中央電視臺《對話》兩會特別策劃系列節目之《感知新質生產力》中作為推動產業綠色化技術成果被重點推介。項目團隊獲得“中央企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會上,中紡院正高級工程師邱志成作為項目負責人進行工作報告、技術報告以及查新、檢測、應用等情況匯報。項目發明了高顏料濃度聚酯原位聚合新方法,研制了分步精確控制反應釜、高剪切均質混合器、熔體直紡母粒在線添加低阻動態混合器等專用設備,開發了高穩定乙二醇基超細顏料色漿連續制備技術、原液著色聚酯連續聚合、熔體直紡及功能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形成了高品質原位聚合原液著色聚酯纖維大容量制備成套技術及裝備。項目建成了5000噸/年乙二醇基超細顏料色漿全自動連續化制備生產線、全球首臺套10萬噸/年高品質原位聚合原液著色聚酯連續聚合熔體直紡生產線,實現了乙二醇基超細炭黑色漿、原位聚合特黑聚酯切片及其差別化纖維產品的工業化生產與規模化應用。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授權發明專利24件,編制標準5項,發表論文7篇。
鑒定委員會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完成單位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觀看了現場運行視頻,查看了樣品,經質詢討論形成鑒定意見:認為項目已完成任務書的要求,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原位聚合原液著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鑒定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鑒定,建議進一步開拓市場,加快推廣應用。
該項目開發的高品質原位聚合原液著色聚酯纖維大容量制備技術,具有突出的可復制、可推廣特點,環境效益顯著。項目的實施對推動我國原液著色纖維產業技術由“并跑型”向“領跑型”轉變、助力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項目鑒定委員會,以及中紡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陽分公司、蘇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紡院(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項目完成單位代表共3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來源:中紡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