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引導企業園區建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提升節能降碳管理能力
為加強工業節能降碳管理,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轉型,支撐構建系統完備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提出通過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設運行,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介紹,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是支撐工業企業和園區提升能耗和碳排放雙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統和基礎工具,通過采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智能傳感等信息通信技術,開發能耗和碳排放數據采集、核算、分析、優化與管理等功能,為開展產品碳足跡、項目碳評價和企業碳管理等提供支撐。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和園區開展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運行,有助于加快重點行業和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支撐構建系統完備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基礎。
前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發布了鋼鐵、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屬、輕工等重點行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支持建設了200余家工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經過多年運行和持續改進提升,有力支撐了工業節能提效。自2023年起,上海、河南等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組織開展了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試點建設、遴選推廣等相關工作,并積極推進省、市級工業碳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形成了一批成熟案例與應用場景。
《指南》是對工業企業和園區開展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包括四部分內容。
一是建設目標。通過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設運行,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二是業務功能。明確能碳管理中心具備能耗查詢、能源消費量和強度計算、能源消費分析與用能策略推薦、能效對標、能流分析、能效平衡與優化、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核算、供應鏈碳管理、碳核查支撐、碳資產管理等功能。工業企業和園區可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實際需求等,確定開發建設的具體功能。
三是技術方案。為保障相關業務功能實現,明確能碳管理中心的系統架構包括基礎設施、數據采集、數據架構、模型組件、業務應用和互動展示六大板塊;對每項架構的具體內容做了說明。工業企業和園區應根據節能降碳及信息系統建設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政策要求等,開展系統架構建設并持續更新。
四是保障措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工業節能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從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網絡和數據安全等方面提出工業企業和園區采取的具體措施,保障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運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加快《指南》落地實施。工業企業和園區可結合自身需求,開展既有能源管理中心的升級改造,拓展實現碳管理相關功能;或積極建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確定系統架構并持續更新,實現一體化能碳管理。相關地區、行業可參照《指南》,探索建設本地區、本行業的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積極開展數據互通和信息共享,提升工業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