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公司業績巡禮:“降本增效”促中國企業遙遙領先 油氣貿易業務差距仍需彌補
3月28日下午,中國石化(600028.SH)發布2020年年報,成為全球大型石油公司中最后一家發布報告的公司。
中石化2020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9億元,同比下降42.9%,但其仍是去年全球最賺錢的石油化工一體化的石油公司。加上凈利潤190億元的中石油和249.56億元的中海油,中國石油公司在2020年的表現幾乎可以說是“一覽眾山小”。
究其原因,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際油價暴跌以及碳中和轉型等背景之下,全球石油公司都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相比之下,中國以2.3%的增速,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讓中國的石油公司充分享受到了相對更多的“確定性”。
在發布年報的同時,中石化還對外公告稱,2021年第一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60億至180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則達到了197.82億元,實現了“開門紅”。
業績差距大
對于石油巨頭來說,2020年是全球石油工業百余年以來未曾遇過的“至暗之夜”。
2021年2月4日,殼牌公布了其2020年全年利潤為48.5億美元,較2019年的164.6億美元下降了87%,成為中石化之后全球第二賺錢的跨國石油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殼牌的凈利潤中絕大部分要歸功于其油氣貿易業務帶來的收益。
而在殼牌公布年報兩天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宣布,2020年公司錄得凈虧損224.4億美元,也是自該公司1999年合并以來,首次出現年度業績虧損,2019年該公司的凈利潤還高達143億美元。單2020年四季度,這家公司就錄得超過200億美元的虧損。
另一家石油巨頭BP在2020年初宣布了全面轉型為綜合能源公司的策略,并大幅度改組公司組織架構,大刀闊斧改革以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時代。
然而,這樣的改革在2020年沒有給他們帶來好運。全年錄得凈虧損203億美元,是自公司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以來最差的業績表現。
相比之下,中國石油公司則在2020年實現了不錯的表現。除了上文所述的中石化,中石油實現營業收入1.93萬億元,同比下降23.2%,國內油氣當量產量14.09億桶,同比增長4.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90.1億元,同比下降58.4%。
中海油方面,實現油氣銷售收入1396億元,同比下降29.2%,國內油氣當量產量5.28億桶,同比增加4.3%。實現凈利潤249.56億元,同比下降59.1%。公司證實儲量再創歷史新高,達53.73億桶油當量。
全球石油公司在盈利和虧損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其原因在于對上游資產的看待方式不同。
以BP為例,去年第二季度大幅度減記資產價值,幅度在稅后130億至175億美元之間,此番減記是因為公司大幅下調了對今后的油氣價格預期。
修正后,2021至2050年的平均布倫特價格預期為55美元/桶,和修正前的70美元/桶相比下降30%。按照這一預期計算,在BP目前擁有的油氣資產中,有相當一部分在未來三十年內不會被開發。
降本增效成果顯著
中國公司普遍獲得盈利的重要途徑,就是接連數年的降本增效活動。
“油價暴跌周期,考驗的就是企業的成本管控能力,因為勘探開發成本并不會跟隨油價大幅下跌。”一位石油行業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特別是中國地質條件復雜,勘探開發難度較高,成本已經是連年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降低了不少成本,確實不易。”
而和國際石油公司在上游業務收縮不同,對于中國的石油公司來說,目前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國內油氣產量實現“增儲上產”,保證國內的能源供應安全。這項任務的重要性,在經歷2020年的諸多不確定性事件之后,更為凸顯。
從目前披露的數據來看,中石油和中海油這兩家以上游業務為核心的石油企業,均實現了產量的同比增長,油氣當量產量增幅都在4%以上,創下近年來的新高。同時,兩家公司也都實現了超過油價下降幅度的營收表現,顯示出成本控制上的成效。
而即便是非以勘探開發為主業的中石化,去年的成本下降幅度也達到9.5%,已經是連續第三年下降。不過,和國際石油公司相比,仍有一些差距需要彌補,即油氣貿易業務。
以殼牌為例,其規模龐大的貿易業務在去年盈利達到26億美元,同比上漲近一倍。這也證明,在全球油價波動的市場背景下,貿易業務可以為油氣公司提供充足的現金以穿越周期。
BP的情況也頗為類似,去年在石油及石油貿易方面賺了29億美元,在天然氣的交易中賺了10億美元。這兩家公司每天石油和成品油的運輸量超過2000萬桶,大大超過他們自己的產量。
后續來看,今年油價走勢所面臨的不確定性甚至要多于去年,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石油公司,并未能徹底擺脫危機狀態,依然需要更多的努力以實現業績進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