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國設計走上世界舞臺 江南大學服裝設計作品閃耀巴黎盧浮宮的背后
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牛犁(右一),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博士后張婧楠(左二)與模特(右二)和法國藝術界代表(左一)在時裝秀現場合影。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供圖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是我們一直在堅持的。”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牛犁說。
2024年12月,在巴黎盧浮宮舉辦的“中國傳統藝術巴黎交流展”和“東方云裳巴黎綻放之夜時裝秀”上,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師生設計的《飛山》系列10套作品展出,向世界展現江南設計的優雅和魅力,展示華夏之美。
“我真的很喜歡《飛山》系列!”參與設計的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博士后張婧楠回憶,時裝秀結束后,一位法國藝術圈的老先生用法語和肢體語言表達著自己對《飛山》系列的贊美和喜愛。
《飛山》系列能夠順利在巴黎盧浮宮展出,張婧楠覺得這個經歷有些“不可思議”。得知有機會去參展,時間已經是2024年9月,距離時裝秀只有3個月,“準備時間比較緊張”。
牛犁介紹,2024年下半年,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剛搬到江陰霞客灣校區,“霞客灣”取名自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飛山》系列的靈感來源于徐霞客,我們很想設計一系列行旅服飾,跟中國山水結合,融入傳統寫意風格,在設計中呈現中國的大江大河之美”。剛開始構思沒多久,牛犁就接到了赴巴黎參加時裝秀的消息,她和團隊沿著這個靈感繼續思考,便有了《飛山》系列。
參與設計制作的團隊中除了牛犁、張婧楠,還有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講師叢天柱和6名在讀碩士研究生。“這是一次難得的實踐教學,學生有機會體驗從最初的設計理念確定到最后作品在秀場展示的全部環節。所以,我們的團隊由老師和學生一起組成,我們會把教學延展到工作體驗中,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牛犁說。
在設計理念上,《飛山》系列10套作品相互關聯,體現山水韻律,既取材于傳統服飾的款式,又加以現代時尚的創新。“我們希望把傳統元素巧妙地融入現代生活中,展現出古典與前衛的結合之美。”牛犁說。
值得一提的是,《飛山》系列作品還融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設計團隊將其融入了云肩的設計。“我們非常希望在海外展示我國最頂尖的傳統工藝,便選擇了蘇繡。”牛犁介紹,“但我們堅持‘古今融合’的理念,蘇繡是傳統刺繡,配飾則用了現代的3D打印技術,將現代科技與傳統工藝巧妙結合。”
模特身穿《飛山》系列服飾在巴黎街拍。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供圖
服裝制作也是很考驗團隊的環節。“設計定稿后,我們還要選擇面料、輔料,加上手工制作等,大概用了一個半月時間。”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呂思思回憶,“那段時間,我們6個同學一有時間就聚在工作室趕工。印象最深的是,衣服上配飾的釘珠,每個都是我們親手釘上去的。看到我們的作品在巴黎展出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自豪。”
張婧楠記得,在《飛山》系列正式展出的前一晚,參加完彩排的她,抱著一摞衣服坐上了巴黎的出租車,司機對她拿的衣服很感興趣。“司機問我們來自哪里,這些衣服是哪個國家的設計,他表達了對這些服裝的喜歡。我趕忙介紹自己來自中國,中國有很多美麗的傳統服飾,也歡迎他和家人有機會來中國體驗中國文化。司機聽后,表示自己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在正式展出后,《飛山》系列吸引了更多外國朋友的關注。“很多來看秀的觀眾都來跟我們的模特合影。”牛犁說。
對于牛犁來說,這次參加巴黎的時裝秀,不是她第一次帶著江南設計走出國門。2024年4月,“江南風格的民生智慧與設計——傳統與現代”主題藝術展覽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設計博物館開幕,這次展覽共分為“衣食住行”4個主題板塊,其中“衣”主題展覽板塊,便展出了江南大學師生以傳統服飾為靈感創作的服裝設計作品。牛犁說:“我們經常帶著自己的設計作品到外國參加交流活動,希望通過我們的設計,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與藝術之美。”
“設計專業需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的教學從不拘泥于課堂,這些‘走出去’的活動,正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機會。”牛犁還擔任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江南大學)主任,“這也要求我要和師生們一起傳承好、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要對海外講好中國故事”。
接下來,《飛山》系列將在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的迎新年活動中展出,后續會被珍藏于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
(來源:中國青年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