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祥:一個有使命感的繪畫藝術家
——專訪陜西省繪畫藝術家張建祥先生
全媒體記者:張行方 高華芬
張建祥先生,男,生于1967年,陜西省山陽縣人,商洛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商洛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長安書畫研究院商洛分院院士,山陽縣美術家協會會員。
近年來作品《吉祥竹》入選陜西省“商於古道丹鳳朝陽”書畫大賽;作品《新竹》在陜西省白河縣面向全國的第二屆“醉美邊城古鎮 桃花墨韻”書畫大賽獲優秀獎;作品《山高水長》在北京華夏北海國際主辦的水韻花?!?080小分子酒”杯第二屆中國酒文化書畫大賽獲優秀獎;作品《輕紗珠屏》在河北省“皇家酒道杯”首屆全國書畫公益大賽獲三等獎;作品《喜竹》在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徽派印象”全國書畫大賽入展等諸多獎項。
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畫”,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
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線條和色調,再沒有那一個畫科能像山水畫那樣給國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說與他人談經辯道,山水畫便是民族的氣節、文化的底蘊、古典的底氣、華夏的圖像、人的性情。
山水、人物、花鳥,成為傳統中國繪畫熠熠生輝的三大藝術領域,一直大放光彩。
山水畫強調“平遠”、“高遠”、和“深遠”,運用散點透視法,平遠如同“漫步在山陰道上”,邊走邊看,焦點不斷變化,可以畫出非常長的長卷,納入江山萬里;高遠如同乘降落傘從山頂緩慢下降,焦點也在變化,從山頂畫到山腳,可以畫出立軸長卷;深遠則運用遠近山的形態濃淡對比,畫出立體,呈現山谷深邃的效果。
張建祥先生自幼酷愛繪畫,幾十年心追手摩,臨池不綴,汲取古人經典之精華,在繪畫上日漸出彩,所作作品變化無窮,有強烈的對比。既追險絕,復歸平正,又磅礴,趨于雅致。他的山水畫地形地貌對比強烈,名川大山、溪流河川遙相呼應,熠熠生輝,欣賞之后愛不釋手。
他善于筆法和墨法的交融運用,惟妙惟肖地把線、點、墨巧妙搭配,構圖上平遠、高遠和深遠各有千秋,恰到好處,也就是說在他繪畫作品中遠景、中景和近景清晰可見,栩栩如生,追求一個“遠”字,打破了時間和時間的限制。除了利用筆、墨和顏料之外,他的作品還追求點法來體現畫面的層次、空間、結構和陰陽等,使畫面色彩和諧,精彩絕倫。
他的繪畫作品奇詭峻峭,既強調多樣性又強調統一性,點化之間出神奇,五彩之中綻放華彩。
張建祥先生的繪畫作品形似與神似高度統一,形神兼備,正如清代著名畫家石濤的所言:不似之似似之。也應了五代李成《山水訣》:千巖萬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迭(山獻)層巒但起伏崢嶸而各異。
總之,藝無止境,學然后知不足,張建祥先生時值創作黃金時期,相信在鮮花、掌聲與喝彩中,一定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定會在追求藝術至臻完美的旅途上飛得更高,走更遠。
他,一定會如愿以償。
責任編輯:高華芬
附:張建祥先生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