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大學生抓光棍商機創業 賣出40萬元單身T恤
失戀,對于一般人來講只是一次痛苦的情感經歷,但對于有商業頭腦的人來說,卻是一個靈光乍現的創業創意。在網上被稱為“最牛??粕?rdquo;的楊銳,半年內賣出40萬元的單身T恤,一個精準摸住商業脈搏的點子讓這個年輕人成功地賺到了第一桶金。不僅是楊銳,上周三(11月11日)是近年來突然興起的“光棍節”,不僅很多商家會大發“光棍財”,網絡上各種光棍商品也大受追捧。隨著北京、上海的單身人數相繼突破百萬大關,單身經濟這片潛在的藍海大有可為。對于有創業念頭的年輕人來講,或許單身經濟將成為自己最好的創業良機。
今年年底才滿21歲的楊銳,是西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大二學生。失戀的刺激讓他意外發現“單身文化”這個巨大商機,創建了“單身派”服裝品牌。隨著首款主打產品“光棍T恤”一炮而紅,他在半年內,賣出2萬多件T恤,銷售額達40多萬,在網上被稱為“最牛??粕?rdquo;。把“光棍無罪,單身有理”奉為人生格言的楊銳,目前已申請了注冊商標,誓將單身文化進行到底。
恢復單身萌生“光棍”創意
以戀愛為大學必修課的楊銳,在2008年末迎來了自己的初戀,可惜短暫的甜蜜只維持了1個月,便因性格不合而分手。恢復單身的他為了填補時間,在課余找了多份兼職,賣過微波爐,做過手機銷售,連“男禮儀”這種罕見的兼職也不放過,“當時成都政府舉辦文秘培訓班,參會的都是女性,所以需要男性禮儀”,這段經歷讓楊銳記憶猶新。
盡管生活被排得滿滿的,但是情人節濃重的甜蜜氣氛仍舊給了他不小的刺激,市面上充斥著情侶裝、情侶表等各種情人專用商品,剛恢復單身的楊銳覺得,這種日子對于“打光棍”的同胞來說簡直就是末日,如果有標榜單身的商品出售,這種仿佛被全世界拋棄的感覺或許會沖淡許多。商科出身的他馬上抓住了這個瞬間的靈感,萌生了創立“單身派”服裝品牌的想法。
有了創意,楊銳立刻行動起來,今年3月,他在網上查到一組數據:全國的剩男、剩女超過6000萬人,但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款為這個龐大的客戶群量身定做的文化產品。同時,根據平時的調查發現,班上男生、女生比例是3∶1,川大的男生、女生比例大約6∶1,成都30歲前還是光棍的占大多數。這些數據讓楊銳決定,他要率先占領這個空白的“光棍”市場,“我要向世界宣布我單身、我自由,我要向大家證明光棍也能‘一個人活得精彩’”。
“光棍T恤”兩周賣出500件
由于考慮到制作成本,楊銳選擇制作最簡單、便宜的T恤作為“單身派”首個主打產品。為了“把脈”消費者心理,他開始“招兵買馬”,游說了5名志同道合的同學,羅列了類似“你愿意穿‘光棍主題’的T恤嗎?”,“你喜歡張揚還是含蓄方式表達單身身份?”等12問題的調查問卷,在西華大學校園里,搞了一場市場調查。經過120份的問卷“摸底”,楊銳驚喜地發現,有80%的被調查者,愿意購買這種T恤。得到認可后,楊銳開始放開手腳,找來幾個常做兼職,有些經濟實力的伙伴,集資了幾千元錢,到成都附近一家小工廠代工,生產500件白色T恤。最初的設計工作是由楊銳一個人搞定的,正面前胸用黑色草書書寫4個字“天涯光棍”,意為“光棍走天涯”,象征自由的單身生活,左胸上方印有“單身派”的拼音縮寫字母“dsp”標志,背面印有表示單身含義的英文“single”,“光棍T恤”由此誕生了。
初的銷售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校園上門推銷為主,周邊小店寄售為輔,“我們從50多所高校中,選出十余所人氣較旺的學校,每人負責2所及校園周邊的小店,”楊銳回憶說,“沒想到這次試水一炮打響,大家都覺得挺新鮮,每件25元的價格也很劃算,不少學生一買好幾件,送給朋友穿,就連情侶也來捧場,標榜個性”。首批500件“光棍T恤”上市兩周,全部售罄。初戰告捷的楊銳看到了“光棍品牌”的生命力,馬上到成都當地工商部門,注冊了“單身派”商標,準備乘勝追擊,推出系列產品。
光棍排資論輩設計網上競標
為了不讓“光棍T恤”失去消費者再度成為“光棍”,楊銳在細分市場上做足了工夫,開始給“光棍”們排資論輩。光棍中的“金領”當屬才子佳人型,他們自封為單身貴族,很享受自由的現狀;“白領光棍”表面心高氣傲,實則凡心已動,在觀望徘徊中;“藍領光棍”則是在感情中比較弱勢的,有的苦苦等待,有的為情所傷,還有的看破紅塵,拒絕“脫光”,楊銳一邊念叨他的“光棍經”,一邊總結道:“不同心理的光棍,對T恤的需求是不同的,我們在產品中設計的文字也不盡相同。”對于非誠勿擾的執著型,適合“光棍之路有多遠走多遠”的字樣;受過情傷,不敢主動出擊的保守型,則有“無情卻似有情”T恤相配;至于順其自然的樂天派,則非“我來自1111年11月11日”這種自嘲方式莫屬。
有了產品細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設計。雖然自己親自包辦的第一款“光棍T恤”可以熱賣,楊銳還是自知之明地請來了四川大學、四川師大等高校服裝系的學生為他操刀,并把他們設計出來的樣稿掛在學校和成都各類論壇里,讓消費者自己把關。網上“競標”中人氣最旺設計才能拿去生產。
經過層層把關,“光棍T恤”越賣越火,小工廠逐漸負擔不了龐大的訂單,楊銳找到廣東一家較大規模的制衣廠趕工,每單衣服都要上千件。同時,他利用網絡尋找代理商,每個代理商負責一個區域的銷售,截至目前,他通過QQ聯系的代理商已達500多個,除了青海、西藏外,各省市均有代理。今年5月,“光棍T恤”進駐北京西單明珠大廈,共銷售1000多件T恤。從4月到10月半年期間,楊銳共賣出“光棍T恤”2萬多件,銷售額達到40多萬元。
招兵買馬做單身文化“領頭羊”
隨著冬季的來臨,單身派T恤暫告停產,楊銳介紹說:“雖然目前設計的產品已有30多款,但還不涉及圍巾、手套、帽子和冬裝產品。”因此,今年冬天的任務有三個,首先是擴大設計團隊,將目前的20多人擴充至100人左右,這樣才能負擔多元化產品的設計工作。第二是精簡代理商,將目前的500多個代理精簡至100多個,集中火力搶占最具消費潛力的市場。第三,希望能與大企業合作。楊銳解釋說,“以我們目前的人力、物力、財力,想要擴充產品線還有些難度,秋冬季服裝在工藝上更加復雜,而我們的設計師都是高校的學生,能力畢竟有限。如果有成熟的專業團隊加盟,會事半功倍。”
目前,“單身派”創業團隊已入駐武侯區大學生創業園,楊銳開心地說,“我們搭上了順風車,創業園提供給我們一年的免費使用期,工商執照、場地、設備等費用全部免單”。
趁著天時地利,楊銳決定明年3月恢復生產,陸續推出冬裝產品。他已經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了注冊“dsp”商標的申請。申請成功后,他將以“dsp”為依托,開發時裝,注冊公司,走正規化經營。“我的目標是將‘單身派’打造成中國‘單身文化’領域的第一品牌”,楊銳對此胸有成竹,正如他在博客中寫道,“經濟學把成熟的市場稱作紅海,把未開發的市場稱作藍海,我要開發出社會當中潛藏的單身文化市場這片藍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