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達總經理李國華談鞋業如何轉型升級
8月16日訊 “后危機時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時表示。
制度創新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金融危機的緩和,鞋業進入一個相對平穩期,訂單增多、出口額增大,但是人力成本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揚,使后危機時代的鞋業面臨著種種困難,鞋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李國華認為,后危機時代,鞋業首先要制度創新。自主創新是強企之道,而制度創新是自主創新的保證,是促進自主創新和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只有制度創新的問題優先解決了才可能在企業管理、戰略定位、自主創新上有所突破。
據了解,吉爾達在后危機時代,首先將企業精神定位在“自強、融合、誠信、創新”八個大字上,并明確了“源于社會、回報社會”的創業宗旨,著力推行企業全程信用管理;二是延伸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了一套“用待遇留人、環境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發展留人”的新機制,在企業與勞動者之間搭建了良好、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給員工營造了一個施展才華的發展空間和公平寬松的競爭環境;三是完善創新、生產、用人等機制,不斷培養人才,不斷完善精益生產管理,不斷凝煉企業文化,不斷優化制度環境。
目前,制度創新正引領吉爾達奔跑在轉型升級的快車道上,不僅使吉爾達蝶變為“中國真皮領先鞋王”,也實現了三個歷史性的跨越:手工制鞋小作坊向現代化大型制造企業跨越;傳統制鞋工藝向功能化的高新技術跨越;區域品牌營銷向營銷覆蓋全國和觸角延伸至歐美地區跨越。
技術改造撬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后危機時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了企業革命的主題。吉爾達人也在苦苦思考著如何轉型升級。若要全面丟棄傳統的制鞋業,對于有30年制鞋經驗的吉爾達顯然是不現實的。吉爾達人沒有再鋪新攤子,而用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改變增長方式,提高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李國華認為,技術改造是采用先進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對現有設施、生產工藝進行改造,所以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具有一定的杠桿作用,不僅能提高產品質量、促進產品升級換代,也能擴大出口,降低成本,節約能耗,增加企業效益。{page_break}
據悉,吉爾達創業的30年,是全心全意做鞋的30年,吉爾達人踐墨逐本、勵精圖治,一直專注做鞋,沒有涉及其他領域,技改成了吉爾達人不斷提高皮鞋的科技含量和鞋品質量的重要措施。1993年2月,吉爾達第一期8000平方米廠房動工建設,已經進行了多次技術改造,二期,三期已經改造完畢,不僅提高了吉爾達的產能和產品質量,也為吉爾達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目前,吉爾達新的技改項目——建設用地近百畝的中國鞋都三期新工業園即將竣工使用,這為吉爾達全面轉型升級夯實了牢固的基礎。
自主創新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8月8日,在吉爾達冬季新品訂貨會上,多款“升級A+型”納米空調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據悉,“升級A+型”納米空調鞋表面的流溪更加光滑細膩,鞋墊的網狀結構與鞋內的空氣調節裝置連接相通,空氣調節裝置比較復雜,像一個兒童科技玩具,鞋底很精致,用手按一下就像按在了紅雙喜的乒乓球球拍上,彈性很好。“升級A+型”是納米功能空調鞋最新的升級換代產品,至少有八個改變:鞋底采用的高彈力橡膠底,更耐磨更輕柔;鞋面設計了流行經典配飾,更時尚、更健康;鞋的結構是遵循人機工程學設計的,更科學、更舒適;鞋墊和鞋底采用了減震材料,更有彈性,保護性更強。
“新健康主義是未來中國鞋業的真正動力,也是傳統鞋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溫州吉爾達鞋業公司副總經理鄭育堅在談到鞋業轉型升級時發出了如此感嘆。
納米功能空調鞋是吉爾達自主創新產品,因內設有空氣調節裝置和采用了功能性納米材料,被稱為納米功能空調鞋。這種鞋在人行走時能把鞋腔內的濁氣排出,凈化鞋內空氣,減輕腳汗、腳臭,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腳底空調”,一上市就引起了業界的震動和消費者的青睞,不僅收獲了28項國家專利,也被央視新聞聯播獨家褒獎。
目前,納米功能空調鞋作為吉爾達決戰市場的“撒手锏”,遠銷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國家與地區。在堪稱“鞋業奧斯卡”的“第三屆段鎮基皮革和制鞋行業科學進步獎”頒獎典禮上,納米功能空調鞋喜獲當屆最高獎項。吉爾達人沒有就此止步,至今依然在鞋的功能化和“健康主義”上做“加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