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生不當經理賣饅頭
從一名品學兼優的饅頭夢”。
糖興巷是連云港巨龍社區里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路長喜的饅頭店看起來和旁邊的雜貨小店沒有什么不同。昨天是路長喜饅頭店試營業第三天。初見他時,他已經完成了和面、壓面工作,臉上的面粉還沒有擦掉,他又坐到了筆記本電腦前,認真閱讀起一些食品加工方面的科研資料。
記者觀察發現,路長喜店內環境可比門面闊氣多了,房間里擺滿了各種機器,和面機、壓面機、發酵機、蒸汽鍋爐等。每天下午是路長喜工作時間,他穿起了一身白凈的工作服,熟練地操作著機器按鈕,一個個白白凈凈、香氣四溢的饅頭像聽話的孩子,從機器里有條不紊地“跑”出來。
門旁的墻上掛著一塊“饅頭師傅簡介”,記者看到,上面寫著:路長喜,27歲,河南工業大學食品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對中國傳統主食文化研究有著永不枯竭的興趣……
路長喜說,他出身普通農家,從大學本科階段開始,就對食品科學學科產生興趣,說通俗點就是迷上了“做面包、做饅頭”。2006年,路長喜考上研究生繼續深造,很快,他到北京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進行客座研究。其間,發表了多篇在業界產生一定影響的食品科學方面專業論文。今年年初,還沒有從學校畢業,路長喜就被北京一家大型食品企業相中,擔任了企業研發部經理,月薪4000余元。今年8月,路長喜下定創業決心,他向單位提出了辭職。“我是徐州人,從小吃著饅頭長大的,等到我上大學接觸到饅頭制作科學原理時,才發現小小的饅頭隱藏這么多的奧秘。”他想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嘗試將饅頭生產商品化、機械化。
創業階段自然有不少困難,目前,路長喜每天只能生產25—50公斤面粉的饅頭,他的饅頭外形好、口感佳,價格還略低于市場平均售價,出鍋的饅頭只夠他賣半小時的。他說:“對我來說,制作饅頭首先是快樂,然后是傳播饅頭文化,接著輔以科學研究,最后才考慮收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