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開美術室,教學相長
4年前,王士博、呂慧、徐智還是3個大二學生時,就開起了美術工作室,從一間三四十平方米的畫室起步,艱難地開始了他們的創業路。
在漢口創業,在南湖上學,既要賺錢,又要念書,3個大學生的壓力不小,但并沒有中途放棄,2名男生坦言,大學期間都有“掛科”。為了從漢口趕回學校上課,徐智騎著一輛摩托車,出了上10次小車禍。去年8月,他們從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畢業,如今,畫室已培訓150余人次。
創業不一定要大本錢
10日下午3時許,漢口黎黃陂路一間畫廊的四壁,墻角隨意地擺放著陶罐、瓶子、石膏像。
屋內5個學生,正在安靜地做畫,呂慧坐在桌旁輔導學生,王士博、徐智則在室內轉悠。“這段時間一直在忙招生,印了宣傳冊,一個個中學地跑。”王士博說,“今年形勢不好,不過我們還是計劃招40名學生。”
可別小看“40”這個數字,徐智告訴記者,如今,武漢的美術培訓平均每期每人已近萬元,如果招滿40人,這一期就是近40萬的學費收入。“當然,畫室的成本開銷不小。”他補充。
而在4年前創業時,3人湊起來的本錢只有1萬多元,如今,他們每人一年的收入就有10多萬。“有人一提大學生創業就談風險投資,其實,我身邊有許多靠風投創業的例子,幾乎都失敗了。”王士博說。
做自己最熟悉的行當
“這一期招生完后,我們準備到江浙、山東轉轉,那些地方的美術市場水平比湖北高。”王士博說,“如果美術聯考全國統一出卷,對我們將是一個挑戰……”說起美術市場,王士博侃侃而談。
從小學時開始學畫,到念武漢市美術學校,再到湖工大藝術設計學院,王士博對美術再熟悉不過,這也是3人將美術培訓作為創業方向的原因。“這是我們的專業,而且,我們和學生的年齡相差不大,溝通起來輕松。”他說。為了讓學生學得快,聽得懂,他們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備課,既做老師,又是在繼續自學。
3年來,他們與湖北美院等高校,以及許多中小學教師都成了朋友。“都是搞美術的,建立關系也比較容易。”王士博說
【過來人說】
●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自己所學的專業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輕車熟路。
●自籌資金,從“小本”生意做起,雖然初期利潤小,但風險也小。
●跟知交好友一起打拼,既可分擔壓力,也可分擔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