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一個修鞋匠的感觸
我從事修鞋這行當,是從改革開放之初開始的,如今已30年了。俗話說,一滴水可以見太陽,從百姓腳上穿的鞋及其維修要求上的變化,不難看出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驚人變化。
1978—1988年 一雙布鞋穿3年
在實行計劃經濟的很長一段歲月里,老百姓家家戶戶的日子都過得挺緊巴。那時物質極度匱乏,買東西都要票證,就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想穿雙新鞋,要等過年,還得自家做。
那時,主婦們最忙,農歷6月就開始準備做新鞋了。他們取下自家門板,熬好一鍋半生不熟的糨糊,把穿爛了的舊衣服撕成片,刷上糨糊一層一層地往門板上鋪,曬干后做鞋幫。在農村,為省布料,還在鞋底里加幾層竹筍殼,再納底。為多穿些日子,就得拎著鞋找鞋匠釘個鞋掌,還一個勁兒叮囑:“拿厚點的,要輪胎的。”有的人還自帶舊自行車胎或工廠報廢的傳送帶及“洋釘”,讓鞋匠加工。鞋尖穿破了,要求鞋匠拿牛背部位的皮子,打個前后包頭,恨不得一雙布鞋穿三年。
1988—1998年 修雙皮鞋不稀罕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鞋的種類和款式逐漸多了起來,皮鞋的款式更是讓人艷羨:什么帶松緊的皮鞋,內外縫線的翻毛皮鞋,帶鞋帶的三節頭皮靴,軍隊用的大頭軍靴和方便舒適的旅游鞋等等都擺上了貨架。家家基本沒有再做鞋穿,給布鞋打包頭,釘個掌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經濟已高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鞋的革命。早年的平底布鞋、皮鞋逐漸讓帶跟的皮鞋取代。女士們上街,穿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皮鞋,不僅色彩鮮艷,而且后跟也一個比一個高。
修鞋也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鞋幫開線用修鞋機器軋,皮鞋后底換的掌,也是買的現成的。姑娘們換后鞋掌,一來就點名要銅跟的、鋼跟的,耐磨!她們昂首挺胸走路的姿態,和著高跟鞋敲打地面的“咯吱、咯吱”聲,那個脆響,那個精神,別提了!
再往后,人們的穿鞋理念發生了巨變。在我修鞋的北京,可以看到人們穿上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品牌皮鞋;大街小巷,各種檔次和各種品牌的皮鞋專賣店也隨處可見,我修的鞋基本上都是皮鞋了。
1998—2008年 穿出健康美麗來
到了本世紀初,人們穿鞋開始追求健康、美麗、時尚的主題。鞋市上,他們挑剔的目光往往落在鞋的鞋料、舒適度和款式、色彩上,而不是價格上。什么品牌最舒適,什么款式最漂亮,什么季節、場合穿什么樣的衣服,搭配什么樣的鞋,都成為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修鞋也一樣,如原來又高又細的高跟鞋,被姑娘們要求修得矮一點,粗一點。銅跟踩地時響聲刺激神經,要求修改成膠皮的。鞋面被劃出一道痕,要求打磨、拋光、整平。鞋底磨出一個洞,要求補齊,填平。總之,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已經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
(注:劉家奇,武勝縣清平鎮人,1980年學修鞋手藝,1985年進京,一直在北京西月服務中心三里河二區服務點從事修鞋服務。由于誠實守信,熱情為民服務,被北京市授予為榮譽市民,深受當地居民喜愛,被昵稱為“小劉修鞋匠”。)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