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出口反彈由強勢轉向穩健
中國海關總署8月10日發布進出口快訊:2010年7月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為207.95億美元,同比增長27.01%,其中紡織出口總額為71.91億美元,同比增長35.09%,服裝出口總額為136.04億美元,同比增長23.12%。1-7月份,中國出口累計增長32.74%,服裝累計增長17.33%。
事件點評:
7月行業出口大幅增長,但是反彈力度有所減弱。出口的強勁反彈促使1-7月份行業出口的總額恢復至2008年的最高水平,單月出口的金額也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值。行業出口在延續前期大幅增長的同時反彈力度有所減弱,7月行業出口增速比6月降低6.8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和服裝的增速分別降低9.34和4.96個百分點。剔除季節性因素后的紡織和服裝的環比數據分別為-4.48%和-2.24%,低于6月份的3.37%和2.95%,意味著驅動出口強勢反彈因素的影響在7月份有所減弱。
近期出口強勢反彈的驅動因素為國外的補庫存需求、人民幣升值和成本上升預期促使訂單前移。雖然2009年同期低基數的存在對近期行業出口同比走勢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國外需求的復蘇和較低的庫存是出口反彈的根本性原因。2010年以來美歐日服飾零售的恢復和處于歷史低位的庫存水平增加了國家對紡織原料和服裝的需求,而人民幣升值和成本上升的預期促使出口訂單的前移更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強勢反彈具有不可持續性。在近期推動行業出口的因素中,國外補庫存的需求是根本性原因,在國外消費增長態勢不變的情況下,低庫存水平會促使國外企業具有持續性的補庫存需求。但是中外棉花價格走勢顯示中外棉花價格的差距自4月以來急劇擴大,原料成本的上升一方面削弱了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價格優勢,促使國外訂單向主要競爭對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家轉移,另一方面通過壓縮利潤空間打擊了中國出口商的積極性。同時人民幣預期因素的存在只是改變訂單的時間分布而并不改變訂單的總量,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實現,訂單總額會有一定的同比下降。
出口旺季的強勁反彈為出口全年增長奠定了基礎,超預期數據背后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近期超預期的行業出口數據背后,外圍經濟復蘇的曲折性、2009年四季度出口基數的提高、9-10月份新棉上市的價格走勢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都將成為影響行業出口的不穩定因素。我們認為2010年四季度行業出口的壓力將會加大,預計2010年行業出口的增速保持在15%-20%之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