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稱11月交售進度和采收進度偏慢
中國棉花研究所12月14日下午在中國棉花協會網站發布的《11月份棉花采收、交售和價格監測報告》稱,11月份主產區籽棉采收進度偏慢,今年作物成熟偏晚是主因,但局部勞動力緊張也是原因之一;交售進度略快,但存在惜售現象;中旬以來籽棉售價大幅回落,但仍處于高位。
上述報告由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棉花項目組,對川、湘、鄂、皖、贛、蘇、豫、冀、魯、晉、陜、新、甘、遼和吉等15省102個縣(團、場)1628戶農戶的棉花采收和交售進度定點監測后完成。
報告指出,11月30日,全國籽棉采收進度為96.2%,比去年同期慢2.6個百分點。其中長江流域采收進度94.9%,慢3.6個百分點;黃河流域98.6%,慢0.7個百分點,西北94.4%,慢4.0個百分點。
同期全國籽棉交售進度為71.9%,比去年同期快0.9個百分點。其中長江流域交售進度為79.9%,慢0.3個百分點;黃河流域57.3%,快3.6個百分點;西北82.6%,快0.2個百分點。
中棉所稱,隨著政府加大宏觀調控力度,11月中以后,籽棉價格從11月上旬的最高價14.2元/千克大幅度回落。11月30日,全國籽棉售價為10.69元/千克,環比下降12.6%,但仍比去年同期高62.3%。長江、黃河和西北籽棉售價分別為10.71元、11.30元和9.98元/千克,同比分別上漲62.7%、65.1%和59.8%,環比分別下降11.6%、9.4%和16.9%。不過棉農和加工企業仍然普遍看漲后市,認為受供需矛盾、成本要素和通貨膨脹等共同作用,未來仍會維持高位。
報告同時指出,在高效益驅動下,多數棉農有擴大植棉愿望,今冬種子銷售時間啟動早,價格回升幅度大,但隨著農資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漲,加上管理繁瑣,植棉擴大前景仍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