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初現“龍抬頭” 超六成機構看多后市
前日,五大利好消息共同發力致樂觀態度。
對于前日A股的強勢回暖,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是由五大利好共同發力所致。
首先,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鎖定農業科技創新,這雖然在市場預期之中,但是仍然起到激發市場熱點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在早盤的調整過程中,農業概念股一度獨撐大局。
其次,有消息稱,中央匯金公司原則上同意今年對其持股的大型銀行分紅比例再下降5個百分點,以支持有關銀行增加以利潤留存補充資本的能力。據測算,5個百分點的現金分紅下降將為三大行以利潤留存增加資本金263.56億元,從而間接降低從資本市場融資的需求,推動了銀行股的上漲。
第三,外匯存款占比的持續減少可能會加快央行采取下一步的貨幣政策放松,如銀行準備金率的下調,或許準備金率的下調能成為大盤形成新的重要突破契機。
第四,1月份官方民間PMI雙雙超預期反彈。PMI連續兩月回升,意味著中國經濟“緩中趨穩”,也是市場利好因素之一。
此外,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日前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這一表態為市場投資者從流動性上給予了打氣助威。
銀泰證券分析師陳建華分析認為,盡管量能有所欠缺,但周四指數的上行再度表明A股市場始于節前的反彈行情并未結束。而推動本輪行情的動力如前期所言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對流動性緩解的預期,其二則來自各種政策面的利好。在市場對這兩方面的預期沒有發生徹底改變前,從邏輯上講滬深指數將存在繼續向上反彈的動能,而與此對應的市場表現便是低估值權重板塊的估值修復以及高彈性強周期股的反復活躍。
因此整體而言,對短期A股運行趨勢依然相對樂觀。而從相對更長一點的時間看,要對市場形成趨勢性向上的判斷仍需更多基本面數據的支持。而在此之前,從戰略的角度看投資者仍需保持必要的謹慎,畢竟從國內外具體情況看,當前A股所處環境依然復雜,各種局勢也難以被準確判斷。
國金證券分析師陶英杰認為,大盤整體仍將維持“箱體震蕩、板塊輪漲”的走勢。具體操作上,堅持“跌買漲賣”的策略;前期強勢的水泥、有色等強周期板塊以及ST板塊有走弱跡象,已不宜參與;重點關注總體漲幅較小的保險、券商以及受益于“兩會政策紅利”的農業、環保及消費板塊和超跌的低估值、分紅預期較佳的小盤成長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