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服裝問題成患 深圳部分學生校服pH值超標
六一兒童節前夕,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學生用品、校服和兒童服裝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對在流通領域質量監測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市監管局已采取積極措施,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專項清查行動。
校服pH值超標
關于校服產品,本次抽查對樣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等強制性項目進行了檢驗。共抽查了10家企業生產銷售的24批次產品,檢驗合格23批次。本次抽查中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是pH值項目不合格。pH值是紡織品的安全性指標,人體皮膚表層的pH值為弱酸性,若pH值超標將破壞人體表面抵御疾病的屏障,容易引起皮膚搔癢等炎癥。
學生用品甲醛項不合格
關于學生用品,共抽查了14家企業生產銷售的44批次產品,檢驗合格41批次。本次抽查中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如下:一是1批次樣品的可遷移元素(鋇)項不合格。長期接觸可溶性鋇會出現頭暈或頭痛,咽干、惡心、輕度腹痛和腹瀉等癥狀。二是1批次樣品的苯項不合格,長期吸入會對皮膚和上呼吸道造成損傷。三是1批次樣品的游離甲醛項不合格。
童裝染料不合格
關于兒童服裝產品,這次共抽查了16家企業生產銷售的43批次產品,檢驗合格41批次。本次抽查中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如下:一是耐唾液色牢度項不合格。由于嬰幼兒容易吸吮衣物,染料脫落褪色后,染料中的有害分子和重金屬離子可能會被嬰幼兒吸食,導致染料直接吸入體內,對嬰幼兒健康造成危害。國家強制性標準GB18401-2010中規定:嬰幼兒用品的耐唾液色牢度:變色、沾色≥4級。二是pH值項不合格。
專家建議監管整條產業鏈
除了提高國標保障服裝質量,有業內人士認為,應從整個產業鏈加強監管。“現今監管抽查主要針對成品市場。”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張會長認為,對服裝質量的監管,不應僅是針對生產企業,對于產業鏈各個環節把好關才會有高質產品。他進一步解釋稱,質檢部門對紡織品的檢驗主要從產品服裝等入手,并沒有檢查面料,而實際情況是,供應商欺騙了購買商,紡織品的上游面料就是不合格的。而企業不可能每一批次進貨都檢驗,中小微企業更是如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