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匯率風吹草動 不敢接長單大單
“兩會”剛結束,中國匯率制度改革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央行[微博]宣布,自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
匯率波幅的擴大,首當其沖影響的是外貿行業。幾家受訪的出口企業認為,匯率波動會導致無法預期的匯兌損失,企業不敢接長單,企業利潤短期將受損。但長遠來看卻是利好,匯改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后,貨幣自由兌換,企業利用資金成本也將隨之降低。
而1、2月份外貿數據低迷,加之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給匯改帶來了契機。央行同時在報告中明確指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升值或貶值的基礎。雙向波動將呈常態,此輪匯改的風險較小。
一位接近央行的內部人士介紹,近期目標是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從長遠看,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最終是實現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形成市場決定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外貿企業的憂慮
匯率的任何風吹草動,都令外貿企業感到憂慮。
“盡管外貿企業非常歡迎貶值,但最希望的還是匯率穩定,這樣有利于接單。”溫州屹立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肖俊青介紹,去年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3%,盡管已經采取策略減少出口,但去年全年公司匯兌損失仍然高達幾百萬元。而目前匯率雙向波動且幅度加大,如果不進行匯率避險,匯率波動或將造成無法預期的匯兌損失。
“不敢接太長太大的單子,萬一半年之后的匯率變動較大,那就要損失匯率差。”深圳一電子工廠的廠長也如此表示。
中小外貿企業均有同樣的擔憂,順德中小企業促進會秘書長謝馳告訴本報記者,若匯率浮動空間變大,企業在出口時,將難以判斷未來以什么價格結算。
美富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副廠長張問佩告訴記者,公司一年出口額有2000多萬元,2013年凈利潤卻只有80萬元,利潤率不到5%。近期人民幣貶值幅度大概是3%,也就意味著每出口100萬元,會多增3000元收入,一年算下來就有6萬元的收入,若升值則相反。因此,匯率浮動空間變大,對小企業利潤會有所吞噬。
而大外企更善于應對風險。上市企業深圳珈偉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彭欽文告訴記者,公司主要是面向美國的零售商,通常結匯周期在三四個月左右,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浮動并不會影響到全年。
商務部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匯改確實會讓企業壓力變大,去年商務部曾做過一個調查,有超過80%的企業希望保持匯率穩定。但其實只要進出口企業開展適當的匯率風險管理,大部分還是能夠消化風險的,商務部也會引導企業規避匯率風險。
匯改契機
而低迷的外貿形勢,則為匯改提供了契機。
今年1-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數據出現大幅下滑,尤其出口出現負增長。海關總署認為這與傳統春節季節性因素有關,3月份后會重回正常的軌道上來。
深圳福田口岸的物流公司業務經理小曾告訴記者,確實明顯感覺到3月份以來市場有所好轉。而主管部門認為需要等3、4月份數據出臺后,才能判斷外貿形勢。
從匯改進程看,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是逐步擴大的。1994年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是0.3%,2007年擴大至0.5%,2012年擴大至1%,截至目前這一浮動幅度已經過了2年左右。
實際上,央行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的舉動并不意外。決策層很早就提出要增加匯率彈性,且去年央行多次表態正考慮擴大匯率浮動區間,在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穩步升值后,自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意外地溫和貶值,增強了市場進一步匯改的預期。
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此時推出匯改可能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近期國內經濟比較疲軟,不支持人民幣繼續走強,否則對中國出口打擊太大,影響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另外,為抑制熱錢流入,如果總是存在人民幣升值預期,而央行無動于衷,會使熱錢無所顧忌地流入國內,進一步促使人民幣升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周先平也認為,這一動作符合市場預期,標志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又前進一步,是決策層在金融領域改革的重要舉措,人民幣匯率已經進入雙向波動時期。
“對于外貿企業而言,如果持有外幣資產或者負債,匯率波動區間的擴大,也預示著企業的風險在增大,這要求企業更加重視外匯風險管理的意識和水平。”周先平說。
央行表示,在主要貨幣實行浮動匯率制的當代貨幣體系下,各類企業必然要面對本幣與其他各種貨幣之間匯率的變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增強匯率彈性,促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有升有貶、波動運行的格局,是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國際收支順差減少等宏觀經濟條件變化下的順勢之舉。2%的匯率波幅不會對企業和金融機構帶來顯著沖擊。但有助于促使企業和金融機構提高風險意識,積極運用各類工具進行匯率風險管理。
繼續升值還是貶值?
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加上今年外貿增速目標定為7.5%,比2013年增速低0.5%,這也預示著對全年外貿形勢判斷不容樂觀,人民幣未來的走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最近貶值恰恰是市場的表現,單邊上漲下跌都不正常。”彭欽文認為,企業最抵抗不了的是人民幣持續大幅升值,導致原材料越來越貴,而海外的售價又不能提升。但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不會改變,因為中國經濟增速能保持在7%,在全球來看都是很高的,對全球資本流入仍有吸引力,外貿企業必須逐步轉型,擴大內銷。
同時,瑞銀中國也并不認為人民幣會顯著貶值。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雖然低于以往,但仍然可觀,依然有大量外商投資凈流入,且在岸/離岸市場之間的顯著利差應仍會吸引資金流入中國。即使未來某個時點外匯大規模流出,中國超過3.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也會減輕人民幣面臨的貶值壓力。
事實上,在此前的公告中,央行明確指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升值或貶值的基礎。如果匯率出現異常大幅波動,人民銀行也將實施必要的調節和管理,以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3月18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際清算銀行編制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顯示,2014年1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2.03%,是繼續升值,而不是貶值,實際有效匯率更能全面反映外經貿企業面臨的匯率變動情況。
“做出口的喜歡貶值一些,做進口的更喜歡升值一些,做外貿的跟做投資的,做對外投資跟做利用外資的,各方對升值貶值利弊看法都不太一樣。”沈丹陽說,作為商務主管部門,商務部將努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積極擴大外經貿領域人民幣使用,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