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流交易所對話大灣區高成長企業:資本市場如何助力新經濟企業“騰飛” “瞪羚企業”分享成長經歷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資本市場如何看待率先步入“后疫情時代”的中國,如何把握與中國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遇,進而服務中國優質新經濟企業,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的重要話題。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0年年會”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后疫情時代的全球資本抉擇與突圍”。
此次論壇年會專門設置了全球主要交易所與大灣區高成長企業圓桌對話專場,由廣外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教授程永林主持。參加圓桌對話的有紐約交易所中國區首席代表楊旭、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謝采含、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中心總經理萬建強、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戰略資源官段宇、深圳市高燈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民遐和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秘吳華。
圓桌會議上,全球一流交易所代表與大灣區高成長企業就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海內外交易所如何服務中國新經濟企業發展,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內高成長性企業如何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做大做強各抒己見。
此外,受疫情影響,無法親自參會的香港交易所環球上市服務部高級副總裁韓穎姣、倫敦交易所中國區首席代表艾德華和東京交易所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逯家鄉以視頻演講方式“線上”出席了本次會議。
全球一流交易所扶持新經濟企業成長
全球一流交易所代表首先對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以及新經濟企業的飛速發展表示贊揚,并紛紛表態愿意在中國新經濟企業的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幫助全球投資人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與紅利。
“滬倫通是個突破性的機制,首次允許外國投資者投資以A股為基礎的證券,也首次支持中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投資英國股票”,艾德華盛贊了滬倫通這一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舉措。
逯家鄉也表示,近年來,對外開放和創新使中國經濟金融開放程度迅速提高,為中國企業的海內外上市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韓穎姣也介紹道,截至今年10月底,超過120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規模將近2500億港元,從行業的細分角度來看,新經濟公司募集資金占比達到70%以上。此外,今年還有9家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奔赴香港上市,募集了1300億港元。
在韓穎姣看來,這些中概股在新的交易規則下提交,審批方面有豁免的政策,有很多的便利性。這些公司在恒生指數公司的市場咨詢里面,目前都被納入了恒生指數和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選股的范疇,也為它們帶來了更多被動投資的資金。
楊旭也指出,海外交易所對于中國市場的發展很重要,“2020年至今,美股總IPO融資額約為1200億美元。中國在美融資達到了10%左右”。
除了在資金角度上,楊旭還表示:“我們嫁接中國最優秀的企業通往全球投資的道路,我們為全球的投資人找到最具成長性、非常優秀的企業和商業模式,整體來說,海外的交易所在中國的運營越來越重要,且對中國有成長性的優秀企業非常歡迎?!?/p>
謝采含也指出,新加坡交易所作為亞洲的門戶和東南亞中心的資本市場,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好處也非常明顯。
“來到新加坡資本市場不僅僅可以接觸到國際資本,還能收獲東南亞的發展機會。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很多的企業來到新加坡上市,不僅僅是為了融資,還有避險。新加坡交易所接觸中國企業時,也發現中國企業對于國際戰略投資者,以及對于接觸國際投資人和國際合作方的要求非常明顯,在治理方面也表現得更好。歡迎中國企業來到新加坡,找到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發展空間。”
國內交易所方面,萬建強從上交所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高成長型企業的發展做出了介紹。
萬建強指出,今年7月份上交所推出了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廣東的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于今年9月掛牌。
“我們做了很多的嘗試,包括壯大朋友圈,如創投PE、科技銀行、地方政府、會計師事務所和投資銀行在內,打造了一個生態。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我們希望發揮微薄的力量,在生態建設方面發揮科創板的優勢,支持灣區的高成長公司更快發展?!比f建強說道。
除了交易所介紹服務政策外,圓桌的一項重要議題便是如何支持灣區內新經濟企業發展,并讓全球投資者分享到大灣區經濟發展中的“紅利”。
因此,本次圓桌論壇環節專門邀請了粵港澳大灣區中瞪羚企業代表參與對話,讓全球交易所通過交流了解灣區內新經濟企業的發展狀態和對資本市場的期待。
會議現場,張民遐從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過程中談到了自身體會,其指出,高燈科技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成立三年,累計到今天為止交易鑒證規模已突破了800億,在成長的三年時間里,公司感觸較為深刻的一點是大量核心企業將總部設立在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大灣區提供產能。
“在此過程中,我們感受到,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越來越多核心企業面臨內部協同效益提升的時刻,在這樣的機遇下,我們跟著大灣區的企業,不斷圍繞國家的監管體系,財稅體系進行探索,更好發揮協同作用。最大的挑戰也來源于此,我們在跟隨大灣區走向海外市場,提供自己服務貿易時,也需要承載信息化向智能化轉型的責任?!?/p>
吳華亦從海普洛斯的發展分享了對國內外資本市場的期待。
“由于我們這類高新技術型企業,研發投入大,但發展前景廣闊,癌癥患者的用藥,預計到未來針對高危以及健康人群的早篩早診,不僅能延長患者生命,還將大幅降低治療成本,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有效節約公共醫療衛生資源,所以期待資本對我們持續關注及支持。目前境內資本市場中科創板、創業板已實施注冊制,對我們這類高研發投入、尚未盈利的企業,也敞開了懷抱。我們將持續地投入研發,為患者提供最高質量的檢測產品,未來借力二級資本市場,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強,服務更多的患者、客戶,回饋社會?!?/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