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行:數字化轉型助小微企業發展
文/譚瓊
技術進步是激發新的商業模式基礎,每一個新技術的成熟應用都給銀行業務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廣東農行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助小微企業快速發展。
為加快數字化轉型,廣東農行加快智慧場景建設,圍繞教育、出行、用餐、政務、融資等重點領域,集中力量打造了智慧校園、智慧出行、智慧食堂、智慧政務,以及供應鏈融資等一批具有品牌效應的互聯網場景,使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的一攬子服務。今年前9個月,該行共新增互聯網場景7179個,居全國農行前列,帶動互聯網場景客戶400多萬戶。
圍繞產業鏈融資痛點,廣東農行自主創新推出“鏈捷貸”產品,批量服務核心企業上下游小微客戶,至9月末,該行“鏈捷貸”上線商圈72個,累計投放金額107億元。通過線上供應鏈融資解決一家重點企業和其上下游小微集群的資金周轉難題,“鏈捷貸”創造了一個極具復制價值的高效批量服務模式。對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來說,“鏈捷貸”最大的好處是融資成本降低了,線上辦理貸款更加方便快捷。
廣東農行工作人員向市民介紹智慧金融功能。資料圖
在融資模式上,憑借重點企業授信的方式,“鏈捷貸”將重點企業信貸資源傳遞至供應鏈企業;在服務功能上打破時空界限,集團企業遍布全國各地的供應鏈企業和賬戶,都可以依托現有農行賬戶線上獲批融資;在流程操作上僅需一鍵登錄,極大改善了用戶體驗。業內專家表示,“鏈捷貸”提升了整個供應鏈管理效能,優化了融資生態;同時“鏈捷貸”突破了許多機制和技術壁壘,是有針對性的金融創新,更具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
“納稅e貸”也是廣東農行推進數字化轉型,創新服務小微企業的一個縮影。針對小微企業線上信貸產品較為單一匱乏等問題,廣東農行以科技金融創新為突破口,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研發推出“稅銀e貸”、“公積e貸”、“社保e貸”、“微鏈e貸”等多個廣東特色業務模型,主要為依法納稅、依法繳納公積金、依法繳納社保以及核心企業上下游的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慢等問題。這些特色模式將傳統的人工審貸變為系統自動批貸,實現了銀行批量獲客、產品精準服務、客戶秒申秒貸、貸款隨借隨還等數字化業務功能,用戶體驗又快又好。
廣東農行“農銀e管家”個人線上流水貸上線了,這是專門針對專業市場商戶,基于“農銀e管家”電商平臺交易數據,結合智能POS交易數據、客戶金融資產打造的全新信用融資模式,解決了個體工商戶長期存在的融資難問題,疫情期間免去了客戶提供貸款資料的麻煩。截至9月末,廣東農行已累計發放“農銀e管家”個人線上流水貸3746筆,金額6.77億元,其中今年發放3169筆,金額5.42億元,有力支持了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
傳統信貸系統合同面簽環節需要人工操作,主要依靠人眼識別和判斷信貸業務中的虛假風險。廣東農行在系統內首創信貸合同面簽“三合一”核驗系統,并在全轄分支行235個放款中心推廣應用,既提升了信貸風險防控能力,也帶動了業務發展,實現了銀企雙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