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正處較佳時間窗口
在多重利空因素影響下,人民幣出現了多年以來少見的持續走貶。觀察人士認為,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經濟多年持續高速成長、本國貨幣正向國際化穩步邁進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言,僅因為宏觀經濟基本面或外部金融環境一時的負面波動,就斷言“人民幣將長期趨勢性貶值”的論調,無疑是不合適的。近期人民幣幣值出現的寬幅波動,與其說是升值趨勢的所謂拐點,不如稱其為“國際化出海之前"強身健體"所必需的市場化演練”。經過多年來多方面持續不斷的積累后,人民幣國際化正大步迎來“而立之年”。
今年年初以來,大量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外流,導致大量新興經濟體貨幣匯率遭遇重挫。自去年年末開始,剛剛經歷過一輪外匯占款高速增長的人民幣,自2月以來不斷持續走貶,雖然有較明顯的經濟復蘇乏力因素,也同樣可以理解為與其他新興貨幣看齊的“補跌”。短期套利熱錢明顯異常的涌入,也同樣值得人民幣“還以顏色”。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人民幣急貶的高潮,恰恰發生在央行公告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單日波幅之后,這無疑彰顯了貨幣當局現階段依然堅持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力推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心。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目前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比重還比較低,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還有很多自身的“家庭作業”沒做好,包括穩步推進和逐步實現人民幣的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人民幣處于階段性貶值的環境下,貨幣當局仍然敢于繼續大幅放大人民幣匯率波幅,讓市場更充分地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交易定價,這表明央行對于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家庭作業”依然目標堅定、信心穩固。
事實上,與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歐元等已經成熟的國際化、自由化、市場化的貨幣相比,人民幣國際化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條件或亟需完成的“家庭作業”,不僅包括匯率彈性的不斷放大、形成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定價機制,還包括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更廣泛使用、資本項目逐步完全可兌換、本幣金融市場開放、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等。
例如,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幅的逐步擴大,更多貨幣可以與人民幣進行直接兌換交易,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日益加深,更大程度上的雙向波動,將令全球投資者更愿意接納人民幣和參與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上的交易;隨著貨幣當局持續解除對于使用人民幣不必要的法規業務限制、提供更多人民幣在貿易中的使用便利,并持續加強與多個國家之間的貨幣互換,人民幣在全球貿易和投資中的跨境使用將更廣泛;而未來人民幣在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一步推進,也會有更多國家主權基金和各類投資者樂于投資中國的股票、債券等金融市場,并將人民幣接納為重要的儲備貨幣。可以預見,隨著各項條件的逐步完善、各項“家庭作業”的逐步“結業”,人民幣將迎來邁向國際化的大飛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