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股票不給力 紡機當先鋒
今日兩市齊齊高開,指數延續反彈勢頭。滬指強勢收復20日均線。午后兩市股指一度加速上攻,漲幅擴大,滬指一度漲逾1.8%,但隨后出現高位回調,漲幅縮小。臨近尾盤,滬指再度拉升。
板塊方面,自貿區概念股井噴,個股全線上漲,高鐵、鋼鐵、航空等題材也大幅上漲,權重股方面,券商、保險漲幅超2%,銀行、地產小幅上漲。成交量上,兩市共成交4549億,僅次于9月16日創下的4994億的近四年成交量記錄,成交量大幅放大。
截至收盤,滬指報收2373.03點,漲幅1.5%,成交2250.67億,深成指報收8090.68點,漲幅1.28%,成交2321.89億,創業板指報收1530.08點,漲幅0.53%,成交428.86億。
行業方面,化纖板塊表現差強人意,整體漲幅為1.03%,個股參差,其中恒天海龍、海利得、桐昆股份三股最獲投資者青睞,漲幅居前。
相關鏈接:
作為“雙十一”的主角,阿里在10月上旬就公布了 2014年“雙十一”戰略:圍繞“國際化”、“無線化”和“平臺化”三大方向發力,阿里投資的UCweb、優酷、微博等全部參戰。有傳言稱今年阿里給“雙十一”定的銷售額目標為500億元,高于去年的350億元。
今年是歷年商家參與最多的一年,僅天貓商家就有2.7萬,而國際化更是阿里主推的新特色。官方稱將讓國內的消費者能買到全球的商品,而全球的消費者也能買到國內的商品。
在順豐優選副總裁陳旭看來,阿里通過所謂的“國際化”向全世界展現其電商實力,一方面提升營銷噱頭,一方面可提升總體的銷售額。
不過,海外面臨著不同的時差,在風俗文化差異下,消費者對商品的挑選、商品的規格、性能等需求與賣家的供給會存在不匹配情況。特別是海外對商品的質量有著嚴格的把控,對于在國內諸如刷單、假貨、服務投訴等一些做法將在國外被放大,這成為阿里不能忽視的潛在風險。
“今年的‘雙十一’或將是這場電商狂歡的降溫拐點。”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雙十一,阿里和京東口號響亮,勢頭兇猛,但如今阿里、京東作為電商第一梯隊,其江湖地位已定,加上上市后對其財報業績等有著一定制約,這將使得其真正以低價格促銷的力度有所降低。
位于第二梯隊,如蘇寧、國美、順豐優選等才是真金白銀的大補貼,其降價幅度和物流等方面都將呈現最大力度,因為這些玩家正處在借機搶奪用戶的關鍵時期。
此外,從行業層面來看,“雙十一”也不可能一直呈現節節攀升態勢,隨著用戶和商家的日益理性,加上平時如雙12、618等各類電商促銷不斷,也對“雙十一”狂歡有所削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