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健康發展”艱難重重 需要撥開迷霧
五一前以2938點收盤后,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會議,罕見地把股市問題放在其他各項工作的首位來討論研究,但是,本周依然沒能扭轉頹勢,反而收在2913點。
可以說,A股重建艱難重重,健康發展任重道遠,但畢竟有領導人在政治局會議上對股市的講話,有相當于平準基金的持有1433只股票、近3萬億市值的國家隊坐擁股市之中,因此,中國股市仍不失希望,至少有的是個股行情的機會!
1、股市穩定性嚴重缺乏。
從3月下旬到4月中旬,股市在3000點上方收盤16天。市場普遍認為,4月份站上3100點問題不大。但是,4月20日沖高3097點后,就出現150點的大跳水,把3000點平臺頃刻吞沒,就此作別。
本周前幾個交易日,大盤日K線和月K線在底部出現黃金交叉。眼看3000點經3次沖擊后,唾手可得,但周五便在利空傳言的打擊下,從3003點一口氣跳水至2913點,把3天收復五周均線成果,一朝瓦解,多頭市場又變成了空頭市場。
這就是三次股災之后,中國股市至今依然十分脆弱的真實寫照。
市場的穩定性在哪里?機構投資者穩定市場的作用在哪里?管理層穩定股市的作為在哪里?投資者仰天長嘆、嘆息不已。
2、大股東集中減持屢成股市“地震源”。
2005年6月,在總市值只有2.5萬億,流通市值只有8900億的情況下,搞了股改,大股東以10送3的極小代價,就換來了股市全流通。
但2009年后發行的新股,連對價都不向流通股東支付,低成本的大小非1-3年就可全流通。去年6月5178點時,股市總市值極度膨脹到80萬億,流通市值達到近70萬億,大小非加速大量集中減持,這便是導致股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總市值仍有42萬億,流通市值有35萬億,當大盤反彈到一定高度,只要大小非集中減持,就會引發股市的地震。去年12月的3684點跳水是如此,4月20日3097點跳水也是如此。
5月6日的跳水同樣是如此。近2日,就有20家公司發了減持公告。尤其是繼前期暴風科技大股東減持、導致股價暴跌40%之后,今創業板代表性股票掌趣科技,又遭到大股東大幅減持,對股市殺傷力很大。
平心而論,中國股市大小非減持的條件實在是太寬松了。
我認為,中國股市要想健康發展,就必須在上市時對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作出限定,對大股東累計減持5%以后,應作出規定,繼續減持需作為重大事項,經有股東大會通過,方可實施。這樣,就能迫使大股東做長期投資,扎實經營公司,回報股東。
3、管理層對信息監管嚴重不力。
雖然證監會已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每周五收盤后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重要的政策和監管事項。
但是,從周一到周五,對市場大幅波動產生直接影響的利空傳言,卻是監管真空。例如,周四市場形成多頭排列、即將展開對3000點的攻擊態勢時,從周四晚到周五全天,市場盛傳一則“證監會召開內部會議、限制中國概念股借殼上市和從嚴審批資產重組”的傳言,通過互聯網和微信廣泛傳播。
由于此傳言是針對近期市場的新熱點和強勢股,所以造成了較大的殺傷力,投資者輪番踩踏,加強了做空的力量。這反映了目前中國股市信息披露和市場監管極不規范,嚴重滯后。
理智者都清楚,證監會如真有內部會議,應該公開發布,怎么可能以小道消息方式傳出來呢?即便真的對中國概念股借殼有限制,但國資改革、資產重組,這是經中央和國務院確定和重點推進的今年股市調結構、轉型升級的重頭戲。
但是,當市場的不確定性形成一種潮流時,非理智行為往往會戰勝理智,人們寧可信其有不愿信其無;相信傳言者得利,而不信傳言者吃虧。試問,一個利空傳言就可禍市,就可將投資者一周乃至一個月的盈利輕松抹去,甚至套牢,這樣的市場怎么能“健康發展”呢?
4、缺乏維持健康發展的長線機構資金。
中國股市已開設26年,但至今85%以上仍是中小投資者,而機構投資者只占10%左右。其中,公募基金還不斷受到散戶贖回的壓力,實力大打折扣。
尤其是去年2次股災,使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遭到重創。去年年底稍有修復,但元旦后卻又被兩次熔斷打得狼狽不堪。而券商大量的資金均投入到證金公司,自營力量大為削弱。市場的超大戶和大中戶也在股災中損兵折將,資金實力大減,因而,僅憑市場目前的資金實力,很難將35萬億流通市值撐在3000點上方。
因此,若要股市健康發展,當務之急是必須花大力氣,壯大長線機構投資者的隊伍,如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等。
5、60天線不容輕易失守。
下周若不能收復60天線,2900點可能不保,最壞去考驗2800點箱底的支撐。
周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對傳言作了表態:“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和殼資源炒作應高度關注。證監會注意到市場相關反應,目前證監會正針對這類企業通過IPO、并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他既未否定中國概念股回歸A股市場,也未一概歡迎,所謂的“分析研究”,便是取一種謹慎抉擇態度,或者將放慢節奏,或者是優中選優。
在我看來,即便證監會最終選擇了少數對A股市場建設有積極作用的公司,如奇虎360、博納影視等,而謝絕幾千億市值的中國概念股回歸,那么,對A股的擴容壓力將大大減輕,這不應該是利空,而應是利好啊!同時,對傳言中的其他幾個利空,證監會則未予證實,所以,周五傳言的利空,可能已經在市場一片驚恐中一步到位,權當是有一次強力洗盤和反復折騰吧!
看來,股市“健康發展”艱難重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