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對人民幣國際化有著正面的影響力
6月24日,英國公布了“脫歐”公投的最終結果:英國脫離歐盟。正如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英國脫離歐盟的恐慌,導致歐洲、北美、亞洲股市相繼下跌,全球市場蒸發約了近3萬億美元,可能導致英國、甚至整個歐盟區進入衰退。
不過,持樂觀態度的經濟學家則認為,英國脫離歐盟除了短暫的市場波動,長期的經濟前景依然看好,將更好地控制英國的貿易政策,特別是在國家吸引力和外國直接投資等方面,將繼續保持強勁的態勢。我的基本觀點也類似。
國內一部分財經專家認為,由于人民幣的超發,人民幣匯率即將大幅貶值;而歐美好些財經專家卻認為,隨著美元安全性的下降,以及中國經濟持續地中高速發展,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最終將和歐元、英鎊、日元一樣,成為國際貨幣,甚至和美元平起平坐,成為全球“儲備貨幣”。這點我也和后者觀點相同。
這就猶如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指出的:“下一步人民幣匯率制度應符合市場經濟的更高要求,即匯率更加靈活,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資金流動更加自由,本外幣兌換更加方便,并能為本國和外國投資者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無論如何,英國脫離歐盟不僅決定著整個歐盟的命運,對中英、甚至中歐關系也將帶來一定影響。中國有些經濟學家因此擔憂,中國通過英國加強與歐盟合作的戰略計劃,可能將變得困難重重,間接地打破了中國與歐盟無形的合作紐帶。
而且,一旦歐盟傾向于采取貿易保護政策,將影響中歐雙邊貿易,令中國不得不另選其它方式加緊和歐盟的合作,使前期進行的各種貿易政策的鋪墊大受影響,成為高額的沉沒成本,更可能波及中國出口。
在短期內,由于近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歐盟作為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一個較小的、更不穩定的、放緩的歐洲市場需求,以及歐盟暫時混亂的狀況,對中國出口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然而,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將不利任何一方。從中長期來看,英國脫歐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反倒有利于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因為分裂的歐盟和英國與中國的競爭優勢,相對來說減弱了,令中國有機會替代歐盟,成為新的世界經濟秩序的第二大國。
同樣的,中國將獲得與削弱的歐盟和英國進一步的邊緣貿易協議,英鎊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人民幣將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國際貨幣,如果中國能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和低通脹,人民幣就將在全球金融市場被廣泛使用。
比如,就在英國宣布“脫歐”的同一天——6月24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布: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這是中韓兩國共同推動雙邊經貿關系,進一步向前發展的重要舉措。
雖然,人民幣匯率在英國脫離歐盟后,因英鎊貶值帶動美元升值,短期內,表面上面臨貶值壓力。而其實,關于人民幣匯率的問題,金融界已然形成兩極的看法。
因此,人民幣的問題并不僅是匯率的高低,而在于其背后的信用。在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匯率上下漲跌起伏波動,猶如美元、英鎊、日元暴漲暴跌那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根本不用大驚小怪。人民幣的真正強勢,將取決于中國經濟的真正強大,使之最終成為自由兌換的強勢信用貨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