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鳥投資布局體育、互聯網、科技三大方向
在體育產業,方向和商業模式很重要,資本只是催化劑。
7月30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2016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上,匹克集團CEO許志華、冬奧會四金得主王濛、貴人鳥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奕、虎撲體育聯合創始人、總裁楊冰、沙丘資本聯合創始人劉凡等,就資本驅動體育產業變革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
以下為對話實錄:
楊冰:奧運除了在用戶層面能夠吸引很多用戶的關注,另外在資本層面其實也是一樣的,無論是贊助商,還是對這個領域關注的投資者,都會因為帶著體育屬性的,其實更多的是社會性事件的事情,增加了對體育產業的了解,這種了解就是最好的對體育產業關注的契機。
劉凡:我關注的一個體育產業以早期為主,現在體育產業在中國基本上算是剛剛起步,其實有很多的創業者是有一些機會的。很多創業者其實很難直接在主流的媒體和營銷渠道來取得奧運跟營銷的直接關系。
但是沒關系,因為中國的體育發展是在于信息時代,而不是像歐美國家,還屬于工業時代的發展,其實是給予了更多的創業者更多的契機。包括現在的流量和注意力,并不是完全被壟斷的,有很多新媒體,包括一些直播的渠道產生。
對于我們來說,更多的是關注,我們已投的項目要抓住這個機會,畢竟四年一度的大風吹過來,你是要把對體育的這種關注力,它的影響力轉化成為自己這個企業的生產力。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夠看到什么樣的企業能夠更好地抓住,當然一是希望自己被投的企業,有很好的思路和很好的途徑去展現自己跟奧運的關系。另外,其實也是有助于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來發掘一些新的團隊。
王濛:因為我是剛涉足體育產業這一塊兒,對方向性有一些我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與我們平時,或者說我們所看到的還是不太一樣。因為我們希望我們涉足到的,關于冬季體育這一塊兒的空白,冬季體育在我們革命來講,大家一直都知道,這一塊兒很少有人關注,就像剛才大家講的,很多品牌,國際品牌打入中國市場,真正是要讓全世界都知道。
而中國品牌,在中國大家有一些認知,但是并不一定能打到全世界去。冬季項目里也是一樣,多數是外國的品牌,并沒有一個中國自己的品牌。
賽事怎么舉辦?很多人看來,你們如何舉辦賽事,對于我們來講,就像我們有一些國際知名度的運動員,現在在役的很多都不能參加比賽,但是退役的,曾經拿過冠軍的,有很多的群體在,很多喜歡他的人在,他們還希望再看到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去搞賽事,自己定規則,自己利用這些傳媒,包括我們利用中介。
我們看到的是些國外成功優秀的職業聯賽,在我們中國看奧運會比賽,很多比賽,一些專業的比賽,像我是專業運動員,我們希望把它打造成職業的東西,怎么辦?可能就需要通過體育產業去做到,我希望從冬季開始做。
當然,這些想法能不能實施,能不能實現?當然需要資本。誰來給你呢?搞初期創業,沒經驗的人,單憑自己的想法能做好嗎?我們沒有那么多大數據的東西,憑什么?我們肯定需要,也需要很多人來找我們,為什么沒有邁出這一步?因為太急了,對我們自己也沒有好處。資本也好,我們自己也好,大家都希望能尋找到最有默契的合作伙伴。
陳奕:我們一直認同我們的起源,我們的基礎都是來自于去十幾、二十年在鞋服制造這部分所形成的積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說,為什么貴人鳥會從制造變成了去做整個產業的布局跟運營,從行業到產業的戰略變化,或者是升級,實際上也因為過去這十幾年,始終沒有離開過體育產業的圈子,雖然我們做的是產業當中最基礎的制造部分。
至于這個變革,其實我很喜歡今天的主題,因為資本驅動變革,一個確實是因為貴人鳥上市,我們進入了資本市場,因為貴人鳥是在A股第一個上市的體育用品公司,上市了之后,當然我們就獲得了資本的支持,我們就可以有機會去驅動我們在公司未來發展戰略上的變革,我想這是第一個資本和變革之間的關系,通過上市形成這樣的戰略上的變革。
{page_break}第二是在我們進行體育產業整個布局和運營的時候,貴人鳥在這個領域非常注重資本和變革這兩個事情。貴人鳥整個體育產業的邏輯是什么?貴人鳥我們非常清晰地總結了一句話,全面滿足每個人的運動需求,所以我們的核心是運動的人群,我們所要做的所有事情是去滿足這些運動人群在未來的消費需求。
這些消費,從過去大家認為狹義上的體育用品、裝備,到未來的服務,甚至再未來的賽事的娛樂,這都是我們所能提供的。在這個部分,大家都是充分的運用資本和變革來進行這樣的布局,比如說我們在去年的年初,我們成立了當時規模最大的體育產業基金,20個億,今天當然有很多規模更大的基金,從過去一年我們自己的表現來看,或許它的成績單是比較能夠讓大家所滿意的。
我們投了大概30個項目,覆蓋在不同的體育創業領域,包括健身的,包括跑步的,包括足球的,包括籃球的,包括戶外的等等一堆智能軟硬件增值服務,場館預定等等。
所有的這些,在貴人鳥的布局當中,我們把體育產業基金堅定地鎖定在體育、互聯網、科技的方向上,我們所尋找,需要進行發展的是那些具有未來發展前景的,有孵化的標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用基金去投,我們需要進行孵化,上市公司本身,我們就會去尋找一些已經形成的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有一定的規模和收益的標的去行合作。
我們更早做的事情是找到了虎撲這樣一個很好的企業,您說的關聯性,我們其實是虎撲第一大機構股東,我們跟虎撲產生了合作關系之后,我們就成立了產業基金,貴人鳥作為唯一的LP,有虎撲的團隊作為核心。再往后,我們跟中國的大學生體育協會、中學生體育協會做這樣的合資公司,我們也把虎撲帶進來。
其實這一系列的東西都是資本,也都是用資本在驅動變革,這些事件當中它的關聯是什么?
其實都是回到投資邏輯的核心,要全面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所以我們這些人,透過我們剛才講的,比如說現在從小學到大學3.2億的在校學生人群,所也未來的體育賽事和活動,我們是可以參與,而且可以組織的,擁有三類人群,在校人群,虎撲以及我們所投的所有體育相關的這些公司,我們所掌握到的注冊用戶數已經是超過2億,貴人鳥現在投資和參與的體育科技公司,擁有體育App的公司,我們所掌握的月活接近1億。
這樣的人群,這樣的用戶大數據,對于我們未來在研究體育產業方面布局的邏輯,或者是推動的步驟,執行的階段,都會對我們有很好的幫助,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情和邏輯。
楊冰:其實虎撲是非常典型的在資本助力下,一些熱愛者成就了一些事情,做出了一些事情的過程。最早我和我的合伙人,最開始假設了一個BBS,對于資本也沒什么了解,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握了一些時代的機會之后,有了一定的規模。
在企業獲得一定規模的時候,2007年的時候,我們獲得了第一筆投資。在投資的推動之下,虎撲才在2009年的時候,正式成為國內最大的體育網站,我們在2013年成國內最大的體育愛好者的App。這些都是離不開資本的推動。
我們自己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接觸到很多和當年的我們一樣熱愛體育產業,對這個領域有自己獨到的認識和理解,對于如何滿足體育用戶的需求,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和貴人鳥這樣的產業資本一起合作,通過我們對體育產業的理解,能夠幫助一些有夢想、有能力,敢于行動的創業者,用資本的力量幫助他們一起實現他們的夢想。
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有一些體育產業階段性的過熱也好,泡沫也好,綜合其他產業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所謂的體育產業在過去這么多年,應該說用戶的潛在訴求,在過去很多年是跑在資本前面的,但是在這一兩年,資本對體育產業有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哪怕是產生了一些小的泡沫,都是非常正常的,矯枉必須過正,是這樣的過程。隨著持續的發展,相信資本會給整個體育產業帶來越來越大的變化,帶來越來越大的助力。
許志華:從我們思考的角度來講,從一個基本的運動愛好者需求的角度來思考,一個運動愛好者不僅需要買裝備,還需要運動,一定要進行交流,一定要獲得情感的滿足,一定要去看比賽等等等等這些需求。我們過去一直專注在裝備滿足上,別的領域更多的是考慮品牌,隨著中國體育產業基本需求“大風”的吹來,匹克適時提出,在裝備制造業基礎之上,開始外延到體育服務業上,也是非常適時的做法。
由于目前的香港資本市場是主要以機構為主的資本市場,他們是比較理性,比較務實,不希望做一些好象看似有風險,或者是不擅長的地方你去做,更希望你專注在擅長的地方去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尋求一個更好的平臺,或者是尋求一個更高的,能夠支持我們下一步目標發展的平臺,這是我們下定決心私有化很重要的原因。
{page_break}當然,私有化我們還在過程當中,還并沒有成功,這也是我們公司大股東這邊,特別是我們家族這邊,基于對中國體育產業的信心,認為未來中國的體育產業人口基數,以及需求的增加的信心,我們做出這樣一個決定。
回到資本跟產業的關系,我認為怎么看資本呢?剛剛我們一路走來,從原來的創業公司,到在香港上市,現在在謀求退市,整個過程也比較不容易,但是整個過程跟資本接觸也比較密切。我認為可以把資本理解為催化劑,你如果再一個正確的方向上,資本的催化作用會讓你走得更好,但是如果你在一個不是正確的方向上,它也會加速你的死亡。
資本可以把它理解為催化劑,作為創業者,體育產業的從業人員,更需要考慮的,我們是不是處于正確的方向上。正確的方向,每一個階段的商業模型的不同,很關鍵的,最后我們做企業,最后的目的,還是為了回報股東,我想這是必須要面對的,任何一個創業者不能想著我做這件事情,我的商業模式在什么地方,在哪里,我不知道,你連自己未來的商業模式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就去創業,這是不負責任的。
當然你可以留有后招,這是你的后招,但是企業的經營一定要有現金流,有利潤來支撐,這個企業才能發展。當然,不同階段對現金流和利潤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早期階段更多要求的是商業模型,進入中后期之后,可能要求你的現金流,你的利潤要能滿足資本的要求。
資本是一個催化劑,它沒有純粹的好或者不好,關鍵是你處于什么位置上。
劉凡:像2015年體育元年的爆發過程當中,資本還是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可能會比催化劑來得還要猛,有點像最后一根稻草,把這個產業拖到蓬勃發展的年代。我創立的沙丘資本是比較年輕的投資機構,是2014年年初剛剛建立的,我們建立之初,體育就是我們投資的產業方向,這一點跟大家分享一下,比較有意思。
當年我們主要看文化產業和體育產業,之前有很好的手機游戲的投資經理,又想著文體不分家。體育產業作為一個消費升級的點,我們關注的宅經濟+動經濟,應該是到了時間點,特別是是在超級城市和一線城市,那時候開始關注體育產業,也算是比較幸運,10月份,46號文發起,2015年資本市場就爆起來了。
2014年,我們在尋找好的體育項目的時候,我們發現最大的一個問題,體育是沒有產業思路和方向的,整個體育更像是一個項目,一個生意在做,這個的基礎,當然由于產業鏈的不完備,包括體育產業的缺失,那個時候基本上屬于計劃經濟體育體制的基礎下,確實沒有這樣的溫床。
在政策出臺以后,資本的大量涌入,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大家的關注度,對體育產業這件事情發生了質的變化。這個變化導致資金的涌入,最先的一步是把人激發出來,這個在我看來,可能對于整個體育產業能夠有一個V型探底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契機。至少很多之前有著更好機會成本的人,他可能本身在一些文娛產業的人,愿意,或者說其他互聯網產業,或者說其他的實業產業的人,對體育的關注度和投入度,要大太多了。
也很感激,像各大巨頭,萬達、樂視、阿里這些會投入大量的金錢在各種各樣版權,包括像一些俱樂部的布局,首先讓整個體育產業變得更好看,好看的同時,基于八千美金人均的GDP,能夠很天然的有體育產業,體育消費訴求的基礎上,參與型經濟一定會跟上的,這也是沙丘資本對于參與型經濟非常關注的一塊兒。
因為大家最終還是要消費,體育產業本身就是一個跟大健康相關,跟文化產業相關,跟教育相關,是一個天然的O2O的產業,因為除了電競以外,沒有一項體育產業能夠在手指尖,在電腦上,在手機上就能完成的產業。所以它是需要有很多沉下心來熱愛體育,對于互聯網的一些思維也會有一些想法,當然最好其實是對于金融也有更多理解的團隊,能夠出來。像這些綜合起來,我會覺得其實資本對于體育產業在目前這個階段是比較重要的。
像去年我記得有150起以上的投資,250億以上的融資額在體育產業里面發生。但是我們真正去看2015年和2014年,哪怕是2016年GDP的增長到底能夠高多少,我是畫問號的。需要耐心,像剛才易老師說的耐心,首先要布局,還是要有一些投入,泡沫沒關系,泡沫退后,我們就能知道誰能夠推起一波浪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