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加息意味著全球所有貿易和交易的成本將上升
美聯儲加息本身并不是一個突發因素,但對市場往往會形成比突發事件還要難以修復的影響,主要的原因在于突發因素對整個市場造成的影響,主要停留在情緒層面,時間稍微往前跨一步,市場很快會恢復正常。美聯儲加息則不然,它就像給一個人身體里注入了一種慢性藥,這種影響會隨著身體活動量的增大,不斷的釋放到各個環節,最終從大腦至手指,都會受到刺激。
美元加息,意味著全球所有貿易和交易的成本都將出現上升,很簡單的講,就是美元這個全球不可或缺的商品,漲價了。我們知道,在一個國家經濟層面,如果電價、油價、水價、地價等出現上漲,將會帶動一系列生產成本的上升,而貨幣的“漲價”,對經濟的影響比這些更為全面。
在過去三十年里,美聯儲總共啟動了四次加息周期,這四個周期,對于全球各類市場的影響是不同的,雖然加息對于全球市場來說都是平等的,但鑒于很多市場處在不同的經濟周期當中,其影響有著天壤之別。如果說美聯儲加息是一把槍,那么可以說這把槍是用來打出頭鳥的。
美聯儲在1988年至1989年啟動加息的時候,全球市場最大的泡沫是日本房地產市場。僅1986 年至1989 年,日本的房價飆升了兩倍多,但隨著美聯儲啟動加息(1988年3月至1989年5月,美聯儲總計加息16次,聯邦基金利率從6.75%上升了9.81%),美元迅速回流,國際資本開始在日本市場獲利撤離,1990年開始,日本房產泡沫破滅,房地產經濟開始全面崩潰,日本 21 家主要銀行宣告破產,產生 1100 億美元的壞賬。
1994年至1995年美聯儲加息的背景除了通脹因素,更主要的是需要降低美國負債成本和維護美元信用。1994年的時候,美國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從略高于5%升至8%,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有重新進入牛市的兆頭,在加息之前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金價擺脫了長達五年的熊市,兩年里上漲超過25%。由于對通脹的擔憂更加明顯,美聯儲將利率從3%提高至6%,使通脹得到控制,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剛有起色,便再次進入了長達五年的熊市。
1995年至1999年,國際金價大跌接近40%。以至于在1999年的時候,為了避免各國央行拋售黃金將金價徹底打垮,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法國央行、德國央行、意大利央行等11國簽署了“限制售金協議”(協議國里沒有美聯儲),這個協議規定在此后的5年中,簽約國每年只允許拋售400噸黃金。1999年至2000年的加息,刺破了互聯網高科技領銜的資本泡沫,以至于直到15年后的2015年,納斯達克指數才超越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的記錄。
2004年至2006年美聯儲的加息,給美國房地產市場來了一次“去杠桿”和“硬著陸”,也間接引發了2008年金融危機海嘯。縱觀美聯儲過去四次加息,第一次沖擊的是日本房地產,第二次是全球貨幣體系和黃金,第三次是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第四次是美國次貸(房地產)。那么目前這一次受到沖擊最大的,會是哪些市場呢?
近日,在美銀美林對全球投資者的月度調查中,有84%的投資者認為美股是世界上被高估最多的資產,這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甚至比1999年美國科技股大泡沫時還多。但相比美股,其實全球更為被高估的資產可能在中國市場,否則全球不會如此擔憂中國的“去杠桿”問題。該調查顯示,在投資者挑選出來的影響全球經濟的重大事件中,中國的信貸緊縮位于榜首,近三分之一的投資者將此視作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隱憂。
中國信貸緊縮其背景有三個,一個是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外匯儲備在過去兩年大幅減少(總計減少超過8000億美元),人民幣貶值預期始終存在,如果持續大水漫灌,不僅難以刺激經濟,還有可能制造資產價格泡沫和加大債務杠桿,爆發金融危機;第二個是美聯儲加息周期的啟動,中國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態度堅決,這就要求國內需要不斷的推升利率來保持息差優勢;第三個是中國為了抑制投機,引導經濟脫虛向實,采取了“縮短放長”操作,短期流動性持續欠缺,一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比十年期還高。
因此,中國在貨幣領域的政策,很難出現大的逆轉,持續緩慢的緊縮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趨勢。剛剛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9.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個和2.2個百分點,歷史上首次跌破10%創最低紀錄。要知道2009年的時候,M2增速曾達到過29.7%,是此時的三倍。未來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可能將集中在兩個“出頭鳥”領域,一個是美股,另一個就是中國市場,具體來說,可能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