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賣米賣出的億萬富翁
做生意不怕起點低,就怕境界低。這里講的是兩個億萬富翁賣米故事。
奧康的老總王振滔當初做生意時的賣米經歷。初創業的王振滔開個小米廠。他賣米與眾不同,別人100斤稻谷打出80多斤米,10多斤糠,王振滔卻只打70多斤米20多斤糠。
100斤稻谷打出的米少,米的顏色就越好,質量就越高。所以買米的人都高興到他這里買米。打的糠多,意味著里面有更多的小米粒,營養就多,等于說拿買糠的價錢,買到了價值更好的米,當然更愿意到這里來買糠。
第二個賣米的故事,是講的臺灣王永慶賣米。王永慶16歲到嘉義開了一家米店,當時當地有30多家米店,競爭非常激烈。
當時只有200多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生意很差。
王永慶便背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結果效果也不好。怎么辦呢?王永慶很苦惱,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王永慶決定提高質量,從每粒米著手。
20世紀30年代的臺灣,米里雜物多,王永慶以這個為切入點,帶著兩個弟弟把米里的雜物撿干凈了再賣給顧客。慢慢地大家覺得王永慶的米好,來光顧的顧客漸漸地多了起來。
一些年長的、上班的人沒有時間或不方便買米,王永慶便為他們提供送米上門的服務。這樣這一批顧客便成了他的忠實顧客。王永慶送米上門時,總是幫顧客把米缸里的剩米先掏出來,把新米先放下去,再把掏出來的米放在上面。
這樣不會把剩米在下面放壞。他還留心觀察這家人有幾口人,米缸的容量是多大,一缸米大概要吃多長時間,不等顧客上門,到時,他便把米送上門。
在做賣米生意的過程中,王永慶發現有的人還沒到發工資的日子便沒錢買米,他就把米先送上門,等到人家發工次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他去收錢。沒多久,他便成了那里賣米生意最好的。
偉大的事業往往從不起眼的起點開始。但要有超越平庸,超越自我的心態。要想取得成功,要盡可能地為顧客提供超值的服務——只要你首先為顧客創造價值,顧客才為你創造利潤。
責任編輯:許琪云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