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企轉型升級新主題:低碳環保
增加新課題。
日前,在數十家泉州鞋企參與的鞋材技術研討會上,記者獲悉,泉州已有幾家知名鞋企通過轉換鞋材用料,為留住工人再添新籌碼。
鞋材革新三重功效
主持人:我市鞋企在鞋材革新上現狀如何?
趙葆衛:在生產中,傳統的鞋材不但會造成資源浪費、嚴重污染環境,還會影響到工人的工作環境,以及接觸者的健康。
相比其他地區,泉州鞋企在革新環保鞋材上,已是走在前面。這幾年,泉州約有兩成的企業開始與環保鞋材企業對接更換制鞋用材,這可以提高在國內銷售的產品附加值,并以環保的工作環境留住對工作環境要求較高的80后、90后工人,此外,還可為鞋產品出口掃清技術壁壘障礙。
丁宗寅:這幾年,泉州鞋企的國際化步伐很大,多數鞋企在硬件上都有較大的投入,部分廠房設備甚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由于觀念等問題,我市鞋企在鞋材的研發與應用方面,還不夠關注環保問題,多數企業仍普遍使用一些傳統鞋材。
國際上非常注重制鞋的環保,不少國家對此設置了綠色技術壁壘,國內生產的鞋子達不到當地的環保指標,就可能面臨價格打折,甚至難以進入國外市場銷售的艱難境地。
熊益清:環保鞋材在歐美的一線品牌中應用廣泛,進入中國也有十多年了,但在業界的普及性并不高。目前,我市已有不少制鞋企業通過引進國外水性膠代替傳統的油性膠水。
選料培訓雙管齊下
主持人:泉州鞋企在革新鞋材中,可從哪些方面著力?革新能否一蹴而就?
熊益清:從環保的角度來看,企業可多使用無毒無害的水性材料,如水性油墨可替代傳統油墨用于鞋面染色;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企業可在鞋墊用材上著力,助推鞋墊的功能性,如防腳后跟磨損、抗菌除臭、吸濕排汗等功能。
我們用了近一年的時間逐步轉換了鞋材用料,在培訓工人上,工廠采用以點帶面的形式培訓,即先培訓一小部分工人,在其可以熟練操作使用制鞋新材料之后,帶動其他工人。
趙葆衛:革新鞋材用料需要一個長期的適應階段,做得好的企業大概需要半年時間完成舊材料到新材料的過渡。企業在改變鞋材的過程中,要對工人進行培訓,以免因工人缺乏經驗,造成用量浪費。一般而言,企業過了鞋材革新期后,鞋材用量就會慢慢降低。
丁宗寅:我市即將成立一家新型環保材料的研發中心,本地鞋企將來碰到國外技術壁壘時,研發中心可為相關企業提供新材料運用、工人培訓等技術支持。
研發中心的部分新材料除了用在制鞋上,還可能在服裝、建材上廣泛使用,目前合作成立研發中心的多家企業正在洽談中。
降低成本差異取勝
主持人:革新鞋材的成本如何?產品能否賣出高價?
熊益清:革新鞋材所帶來的附加值遠遠高于新材料運用的成本。企業可嘗試使用一些功能性較高的鞋材,做出差異化的鞋產品,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鞋產業仿制產品的門檻較低,企業在宣傳鞋產品功能性及環保用料的同時,也應為自己保留商業秘密,防止其他企業仿制。
丁宗寅:剛使用新鞋材時,成本可能不斷上升,但培訓好工人操作使用之后,平均制鞋成本可以比使用舊材料的成本降低20%—25%,這也為企業彌補了用工成本上升的利潤“缺口”。當然,新鞋材成本的降低也將以價格的形式反應在終端零售上,這意味著,消費者能以更低價格買到環保的鞋子。
趙葆衛:相對傳統材料而言,新材料的成本略高一些,但新材料普遍具有用量少的特性。例如,每單位的新鞋材可能比傳統鞋材貴2倍左右,但實際用量可能只在傳統鞋材的1/3。
從部分工廠的使用經驗來看,企業在轉換新舊材料期間的成本是最貴。當企業的工人開始能熟練使用新鞋材制鞋時,革新鞋材的成本就逐漸下降。最后核算起來,較少的用量可以彌補新舊鞋材的價格差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