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多價高 嘉興中小紡織企業“吃不飽”
昨天,記者從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獲悉,全市各地的收購工作已于9月底、10月初陸續開始。從各棉花收購點的情況來看,今年的開秤價均高于每公斤(下同)10元,同比漲幅達70%以上,創造了棉花收購價格新高。
以平湖為例,今年該市棉花種植面積達7100畝,比去年的6581畝增加了7.89%,預計總產量將達350噸左右。10月6日開秤后,收購價持續走高,10.40元的價格較去年平均5.86元的價格,漲幅達77.47%。若按畝產籽棉200公斤計算,每畝可為棉農增收1000元以上。這樣的效益,讓棉農們連呼想不到,紛紛懊悔今年棉花種少了。有關部門認為,這也將對提振廣大棉農種棉信心產生積極影響。
而在秀洲區等地,由于棉花種植面積較小,一些農戶即便種植也以留作自用為主,因此棉價波動影響甚微。不過對于棉花占成本五成以上的紡織服裝企業而言,不斷攀高的棉價和難以預料的后市,早已讓它們步履維艱。“現在基本靠去年的低價棉花在硬撐,如果庫存用完,只能去買高價新棉,企業馬上會陷入虧損。”平湖一家小型紡織企業負責人說。據了解,目前平湖有10多家加工企業都面臨著“吃不飽”的狀態,再加上外地企業的爭購,棉花缺口非常明顯。
據市物價部門工作人員分析,今年棉價大幅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失衡。首先,今年全國棉花產量在670萬噸左右,而消費量在1050萬噸左右,缺口達三分之一以上,直接導致了目前國內、國際、現貨、期貨棉價同步上漲;其次,今年國內自然災害頻發,造成棉花減產,導致庫存下降,在經濟日漸復蘇之際,紡織產業需求猛增,拉升了棉花原料需求量,進一步推動了棉價上漲的趨勢。此外,每年新棉收購前國家無政策指導,僅根據農發行棉花價格指數測算制定每公斤新棉貸款額作收購指導價,棉農心中無數,隨意性較大,也是造成目前這一狀況的原因之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