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霞:用時尚的理念打開旗袍市場
1996年,時尚旗袍”理念帶到了廣州,開了間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旗袍店,而今在廣州已經闖出了名聲,旗袍的生意越做越旺。
張慧霞是山西人,小時候家里人經常幫人做衣服,她自己也喜歡上了中式服裝。14歲的時候,她就天真地帶著100塊錢從縣城趕去鄭州,想到服裝裁剪學校學服裝設計,但人家嫌她年紀小,不肯收。高中畢業后,她終于如愿地入讀服裝裁剪學校。
還在讀書的時候,有一件事情對她的觸動很大。上世紀90年初,她來廣州的親戚家玩,親戚的鄰居想找人做件棉衣,但找來找去找不到裁縫,最后還是她給做了一件。做衣服在她的家鄉本是很平常事,廣州經濟發達,怎么反而找不到裁縫呢?這引起了張慧霞的深思。
1993年,張慧霞畢業了,家里花了5000多元幫她弄了一個在鐵路上看管材料的工作。張慧霞想,工作是一輩子的事情,而自己真正喜歡的是服裝設計。于是同年年底,她帶著1000元,放棄了在當地令不少人羨慕的工作來到了廣州。張慧霞笑著說:“我幾乎是逃出來的,而且一出來就再沒有想過要回去。”
剛來到廣州,張慧霞并不順利。首先是不懂粵語,她說剛來時的感覺就像到了另一個國家。其次雖然沖著開服裝店而來,但怎么開并沒有什么成熟的概念。張慧霞花了兩年多時間一邊打散工一邊熟悉環境、了解市場和積累資金,到1996年,她有了一定的資金和社會經驗后,決定“出手”了。
張慧霞想,韓國有韓服,日本有和服,中國最好看、最有特色的就是旗袍。廣州人素質高,傳統的旗袍加上時尚的元素,應該“有得做”。想不到的是,身邊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她做旗袍,原因是廣州人沒有穿旗袍的習慣,市場不大;廣州天氣熱,不適合穿旗袍……但執著的張慧霞還是選擇了一個小區租了個7平方米的店鋪,借來一臺縫紉機開張。裝修完后就沒有任何資金了,只能計算著用第一個月賺來的錢付房租。{page_break}
剛開始由于沒有名氣,張慧霞做的旗袍賣不出去,店里的全部收入都是靠幫人家改衣服、修褲腳。但當她穿著自己做的旗袍走在大街上時,經常有女孩問:這衣服是在哪里買的……就是這樣,她的旗袍生意逐漸打開了局面,之后,又如星星之火,她發展了加盟店,到現在,省內外已經有了十家連鎖店。
生意好了讓人高興,但更讓張慧霞自豪的是:“錢不等于財富,自己的東西被社會認可,那種滿足感才是真正的財富。”
“我的服裝設計絕活不是在學校學的,而是跟廣州的市場學的!”張慧霞說,時尚的東西變化很快,要設計時尚的衣服就要有敏感的市場觀察能力。
過硬的質量是成功的又一秘訣。張慧霞說,有一次,由于疏忽,廠里生產了一批有瑕疵的旗袍,沒賣出多少,就有顧客找回來,她二話沒說就給顧客退貨,其它的全部撤下,并聯系留電話號碼的顧客“召回”服裝。
由于長年注重衣服的質量,根據顧客的需要提供服務,張慧霞已擁有了龐大而堅實的顧客基礎。她說,現在生意很穩定,基本上已沒有淡旺季之分。
張慧霞認為,做時尚旗袍這一行也有風險,因為“時尚的東西變化得快,做服裝行業有時候眼前看上去生意還不錯,過一兩年就倒閉了,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做單一旗袍的更是如此”。
但最大的風險則是經營者的觀念問題。她說,如果經營者一心只想著錢,就很難長期保證質量,容易在利益面前動搖。所以她在選擇加盟商的時候,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對方一定要喜歡、熟悉旗袍,因為經營者只有真正喜歡這一行,心態才不會走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