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60億建中國最大棉花交易中心
記者近日從交易市場。
卓爾控股簽約天門
湖北天門地處我國三大商品棉基地。8日下午,天門市政府與卓爾控股有限公司在帝苑酒店舉行項目簽約儀式,卓爾公司將投資60億元在天門市建設中國(天門)棉花交易中心。天門市長柯俊與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閻志簽約。
據悉,中國(天門)棉花交易中心計劃建成全國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場和國際化大型現貨超市。整個中心包括交易園區、國際棉花寄售園區、質檢園區、保稅園區、加工園區、金融服務園區、綜合配套園區、倉儲園區、物流園區、電子交易中心等。
除以棉花為主業外,還將形成羊毛、亞麻、各種面料、各種紡織品輔料、紡織機械及零部件等多種產品的交易市場。項目第一期計劃于今年年中啟動,明年年底有望開業。
據了解,湖北天門市已連續13年皮棉產量超百萬擔,產量是全國的1/80,同時也是我國優質棉的出口基地。天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國介紹,天門素有“棉鄉”美稱,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棉花質量好、產量高,棉花產量歷史上曾13次超過百萬擔,召開過兩次全國棉花生產現場會。
做強做大棉花產業、紡織產業,一直是百萬天門人的夢想。他指出,中國(天門)棉花交易中心的建設,對發展天門的棉花產業、紡織產業,助推天門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全市上下一定要始終堅持“產業第一,企業家至上”的理念,始終致力于營造更加寬松、和諧的投資環境,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確保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早日竣工使用。
卓爾控股有限公司是國內知名的公用物業提供商和服務商,業務涉及紡織、傳媒、投資、地產等多個方面,已在湖北投資設立湖北卓爾金龍紡織有限公司、湖北卓爾玉龍紡織有限公司和湖北雪龍紡織有限公司。此外,卓爾控股及下屬企業集團還建設了“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武漢客廳”、“第一企業社區”等大型商業項目、總部辦公項目。
湖北棉花產業面臨產購銷困境
湖北地處長江中下游,是華中的主要棉花生產地,歷年的平均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7%,次于新疆、山東、河南、河北,排名第五位。湖北棉花市場自2010年以來,期貨、撮合、拋儲、現貨各路棉價均強力上沖,帶動籽棉收購價格持續攀升,紡織用棉成本不斷加大,購銷形勢異常復雜,產業風險鏈條繃緊,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收購價格持續走高,棉花加工企業風險加大。籽棉收購呈現高開高走,上漲勢頭強勁。全省收購均價已過5元/斤,同比增幅67%。新棉上市以后,收購成本價格一直走在期貨合約價格前面,棉花現貨價格上漲領先于期貨價格,高出遠期合約價格,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無法實現期貨套保,同時受到進口棉到港、國家拋儲、紡織企業承受能力等利空影響,棉花收購加工企業處于價格的風口浪尖,對后市十分憂慮,經營決策處于兩難,少收怕錯過季節,多收怕購銷價格倒掛。
棉農交售積極,高價收入被棉販擠兌。棉農對目前的籽棉收購價基本接受,大部分棉農認為收購價到4.8元/斤已很可觀了,且今年的收購條件十分寬松,所以交售態度積極,沒有囤積惜售心理,部分棉花經紀人抱賭漲心態,略有囤積。
競爭環境惡劣,搶收爭購造成質量下降。湖北省常年棉花資源近45萬噸,遠不能滿足該省130多家400型和600多家200型企業和眾多小廠的生產需求,加上近幾年鄰省棉販跨省收購,使得該省籽棉大量外流,造成籽棉搶購之勢愈演愈烈。無證棉販活躍異常,他們走鄉串戶,深入田間,棉農剛摘的籽棉也成了搶手貨,更有甚者砸開青桃撥籽棉,水份高達30~40點,嚴重超過國家規定的回潮率控制在10.5%的標準。一些小廠不分品級,不認水分,不揀三絲,白天收購,夜里加工,隔天銷售,回籠資金,循環收購,更為惡劣的是將回收棉和短絨全部摻入皮棉,加工后只剩有棉包和棉籽。不少400型大廠無奈也只有放松水份標準,15點以內棉花屬正常標準,個別管理規范的企業將10點的水份標準調整到13點以內,今年超水份棉極為普遍。{page_break}
缺口拉大、棉價高漲,紡企決定抱團過冬。湖北省規模以上的企業擁有紡織紗錠1000萬錠左右,年用棉量在100萬噸左右,而全省常年產量只有45萬噸左右,每年缺口達50%以上,今年該省紡織行業發展快速,用棉需求增大,預計紡織用棉將達到120萬噸,供需缺口達到60%以上。依靠出口和內需的拉動,紡織行業漸漸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形勢明顯好轉。但進入2010年度以后,由于人民幣不斷升值、用工成本增加,特別是棉花等原料成本的持續上漲,好的局面難以維持。紡織廠普遍反映能承受的棉價為23000元/噸,面對當前無節制上漲的天價棉花,有些紡織廠決定不得不改用化纖等替代品,還有些采取縮小生產和訂單,甚至關門限產,防止虧損。
新市場將提高交易流通速率
據介紹,中國(天門)棉花交易中心項目由兩部分園區組成。第一部分是以棉花交易、加工、倉儲和物流為核心的交易園區,第二部分是配合中心建設金融、商務服務等配套體系。
項目的第一期擬于今年年中的時候啟動,到2012年12月投入運營。
項目建成后,可充分整合棉花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進一步增加我國棉花產業交易量,提升我國棉花儲備能力,提高棉花交易流通速率,打造“種植-物流-紡織”覆蓋上中下全產業鏈的棉花產業集群,形成以棉花為主,羊毛、亞麻及紡織面料、輔料等多種產品共生的交易市場,將聚集全國棉花現貨及相關產品交易50%的份額。還可推動農產品貿易行業的發展,規范市場管理,促進就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天門)棉花交易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場,促進棉花市場流通。隨著我國棉花經濟的逐步發展,棉花流通的重要作用還將體現在棉花消費通過流通決定生產,而不是棉花生產決定流通。這將取決于棉花市場的更快更好發展,棉花生產、流通、消費更為緊密的聯動關系的建立和棉花流通業現代化的建設。從這一發展的角度來看,棉花流通在棉花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更為突出。
近年來,境內高速公路、鐵路、水運綜合交通發展迅速,形成了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交通網絡,其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得天門成為“北棉南紡”產業格局的中線物流樞紐,同時也迎來承接棉紡業產業轉移和升級的新進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