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紛紛澄清東莞中小紡織等企業倒閉傳言
日前,有媒體報道東莞素藝玩具公司和定佳紡織公司突然倒閉,引發了社會輿論對東莞中小企業生存狀況的關注。8月5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紛紛在重要版面和時段澄清倒閉傳言。報道結論稱,包括倒閉潮”,中小企業利潤確實受到擠壓,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但東莞企業正加快轉型升級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破解困局。總體而言,東莞等地的投資結構優化,預示產業結構繼續升級。
-現象
266家關停外遷外企均為代工
東莞是世界制造業名城,也是中國制造的風向標。8月份以來,針對經濟領域出現變化,以及外界對東莞中小企業“倒閉潮”的猜想,中央媒體深入東莞企業采訪報道,呈現東莞經濟運行的真實圖景。
8月4日晚,央視《新聞聯播》以“東莞:破困局,闖新路——中小企業危機之中尋生機”為題,頭條播報東莞中小企業在遭遇生存危機時的不同境地,東莞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應對方法。
報道稱,東莞玩具企業今年的接單成本普遍上升了2角,可能8月份要到3角,企業壓力很大。據悉,素藝玩具廠是東莞上半年累計關停、外遷的266家外資企業之一,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代工生產。當前如同玩具企業的中小企業停工、轉產、歇業、退出,主要還是因為沒有自主品牌。
《人民日報》在8月5日02版重要位置刊登《珠三角未現“倒閉潮”》一文。報道引用數據證實,東莞的紡織服裝、制鞋、玩具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由于用工成本高,經營成本上升和利潤下降幅度較為明顯。今年以來,上述行業用工成本分別上升12.6%、24.4%和14.7%,綜合成本分別上升10.8%、12.6%和12.4%,利潤率則分別下降2.5、0.4和1.4個百分點。
《光明日報》認為,中小企業在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也面臨許多不容忽視的困難:首先是融資難;其次是利潤受擠壓;最后是轉型升級進程中遇到難題。
《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是:“三缺”(缺電、缺人、缺資金)、“四升”(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融資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上升),這給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壓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