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專業市場多強崛起進入"戰國"時代
目前廣州有1300多家專業市場,其中年成交額超1億元的專業市場有150多家,占全省的一半左右。
作為“廣貨”的價格風向標,廣州專業市場曾被貼上“臟亂差”的標簽。不過,這種局面在未來幾年內有望徹底改變。日前記者獲悉,廣東省政府已制訂實施《廣東國際采購中心建設和管理辦法》,本年度的“廣東商品國際采購中心”評選評審已接近尾聲,經過初選、現場答辯和現場評審,廣州有5家專業市場園區入圍。而《辦法》計劃到2012年,在全省建設10~20個國際采購中心。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政府層面對專業市場進行調整和扶持,以及出臺相關配套優惠政策,一些產業特征明顯、集聚程度高、交易功能強、具有強大國際輻射能力的龍頭性現代交易平臺將迅速興起,廣州的專業市場有望從“小國林立”轉入多強崛起并存的“戰國”。
市場格局:全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位無法撼動
“讀不懂專業市場,就讀不懂廣州。”遍布廣州的大小專業市場在廣州商品市場體系中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據廣東批發市場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廣州有1300多家專業市場,其中年成交額在1億元以上的專業市場有150多家,占全省的一半左右。并初步形成了包括服裝、皮具、化妝品、布匹、文具、塑料、金屬、茶葉等在內的十幾種行業,而一些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市場已逐漸成為廣州新的龍頭批發市場,并開始形成真正的“廣州價格”。
隨著珠三角中心城市之爭落下帷幕,廣州物流業區域中心、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也隨之確立。而廣東作為全球制造業基地,電子、醫藥、建材的產值已居全國之首,紡織業居全國第二。其中,廣州化妝品生產企業產量和銷量占到全國化妝品總銷量和總產量的70%,廣州的皮具產量占全國60%。此外,廣州每年兩屆的廣交會,每屆可吸引境外采購商約17萬人,這也使廣州成為全國商品集散中心。“北京、上海城市定位及產業布局不同,決定了其不可能像廣州這樣成為商品集散中心,而義烏、溫州、寧波等城市,又無法像廣州這樣擁有海陸空運輸綜合交通樞紐的便利,以及周邊龐大的產業基地做后盾。”作為“廣東商品國際采購中心”專家評委成員之一,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告訴記者,近期到廣州、深圳、順德、中山、東莞、惠州、潮州等地現場評審走訪了一些專業批發市場,雖然外地的一些專業市場在硬件和規模上很不錯,但廣州專業市場在硬軟件、知名度、美譽度、交易量、人氣等方面要略勝一籌。
他指出,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為配合發展,廣州市區土地控制嚴格,不可能拿出新地建設批發市場,對原有批發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成為必然。再加上廣州已提出建設國際商貿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廣州批發市場作為外銷、內銷市場搭建的集散平臺龍頭地位無法撼動。{page_break}
中國力量1:多個市場進軍“國際采購中心”
對于喊了多年的專業市場“升級改造”,此次廣東省政府層面正給予其前所未有的重視,“廣東商品國際采購中心”的新概念被提了出來。今年8月,負責統籌協調“廣東商品國際采購中心”建設工作的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下發了《關于加快建設廣東商品國際采購中心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建設一批以我省優勢產業的產品為主要交易對象,以專業市場或市場集群為載體的龍頭性現代交易平臺”。到2012年,廣東全省將認定5家國際采購中心,并選定一批培育對象;到2015年,要建成20家國際采購中心。孫雄表示,10~20個“國際采購中心”大規格布局,將成為廣東現代商貿流通服務業盤活的契機,有利于專業市場的“脫胎換骨,轉型升級”。
同樣作為專家評委之一的廣東省批發市場行業協會秘書長劉中偉也表示,“新政策是一只‘有形的手’,被認定的管理規范的專業市場有望得到一系列優惠政策,那些臟亂差的專業市場與強者的差距將越拉越大,總有一天要被市場淘汰。”據悉,一旦被認定為國際采購中心及培育對象,專業市場將獲得豐厚的優惠政策,包括“享受與省現代產業體系500強項目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同等的優惠政策”。據了解,首批國際采購中心的專家評委認定工作已結束,評審結果正在提交廣東省政府核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