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極寒天氣“溫暖”浙江保暖羽絨制品企業
不過,正是這場“寒流風暴”卻意外地讓中國一些訂單,不少企業目前正加班加點,力保這些歐洲訂單按時、提前完成。
“歐洲寒流”讓企業訂單爆滿
“節后上班才三天,我們就已經接到了30份左右的訂單,這大概是平時訂單量的10倍左右,按照目前的訂單,2月份公司的出口額將增長25%以上。”浙江茂龍家紡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羽絨原材料、羽絨被、羽絨披肩等產品的企業,產品主要出口到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總經理毛鳳偉說,歐洲的這股寒流給企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意大利是中歐羽絨制品的集散地,這批訂單來得很急,估計正是為了應對歐洲的這股寒流。”為此,他們“原來工人是在元宵節之后才開始上班,但接到這些訂單后,不得不催著工人提前上工,好盡快完成這些訂單。”
位于紹興市區城東的托斯卡納服飾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式羽絨服裝,產品主要出口到意大利,從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份,企業陸續接到了4.5萬件羽絨服的訂單。公司董事長介紹說:“按照原來的合同,我們只要保證在4月底之前出貨就可以了,但由于最近歐洲嚴寒,客戶催得比較緊,我們準備加班加點,優先保證這批訂單,爭取在2月份分批幫客戶出貨。”
同樣地,春節過后,原本應該為訂單忙碌的杭州蕭山明佳羽絨有限公司李經理卻在享受難得的清閑。“原本2012年的訂單應該是現在簽訂的,而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2011年年底就已經訂完了。”李經理介紹,今年的訂單不僅早,而且較前一年還有了近20%的增長。“羽絨訂單都是按照前一年的銷售情況來設定的,2011年歐洲天氣寒冷,羽絨銷量較大,所以今年的訂單也有所增加。”
不僅羽絨的出口量增加,杭州羽絨服的出口量也有所增長,來自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杭州局共檢驗檢疫出口羽絨服裝1265批,195萬件,貨值6514.4萬美元,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18.9%、35.3%和67.4%,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而從出口國家分析,歐盟、日本、俄羅斯仍然是出口羽絨服的三大市場。
和羽絨服一樣,雪地靴出口量也見證了國外極端氣候為浙江出口企業帶來的商機,繼2010年夏天歐美地區的高溫讓浙江的空調、茶葉和水泵企業受惠后,這兩年北半球冬季的嚴寒讓杭州生產雪地靴的企業嘗到了甜頭。據杭州檢驗檢疫局統計,去年杭州出口了近1500萬雙雪地靴,同比增幅超過了30%。義烏一家雪地鞋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1年的訂單十分平淡,原本都打算給工廠放假了,沒想到12月份,2012年的訂單突然多了起來,歐洲太冷是主要原因,天氣冷讓他們對今年的銷量很有信心。
職能部門助力與企業自身努力
另一方面,紹興的相關職能部門也在行動。為了保障企業因天氣等客觀因素而獲得的不易訂單在生產完成后產品能以最快的速度運到歐洲,紹興海關為轄區對歐出口的服裝、床上用品等防寒產品開通了通關“綠色通道”,設置專門窗口,對涉及防寒抗凍的貨物出口采取免于排隊、優先接單、優先查驗、優先轉關等方式,確保貨物盡快抵達歐洲。
“目前我們已經與蕭山機場海關、浦東機場海關取得了聯系,便于我們及時掌握航班的情況,對我們轄區內的輸歐防寒產品生產企業,我們會主動提供上門服務,幫助企業合理安排發貨的進度,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將防寒產品用最快的速度運到歐洲,為支持歐洲民眾抗擊嚴寒盡一份力。”紹興海關監管通關科副科長陳敏強說。
同時,對于企業來說,不僅因為“歐洲寒流”而收獲的外貿訂單增多,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銷售形勢也因氣候因素和企業對流行趨勢的不斷鉆研而呈現上升態勢。
浙江諾之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陸明介紹說,由于流行趨勢和天氣的原因,羽絨服的銷量在近五年每年都呈現出10%~15%的增長,“尤其是去年,氣候比較特殊,人們通常感覺過完夏天就是冬天,所以對羽絨服的需求量很大。”吳陸明還介紹說,特別是皮革和絲綢等流行元素融入羽絨服當中后,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據悉,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浙江省紹興市的羽絨制品出口受到了很大程度影響,近兩年來一直處于復蘇階段,許多防寒保暖產品出口公司也一直在努力地恢復市場,近期因歐洲嚴寒而帶來的這批訂單對他們來說無疑像是一針“強心劑”,讓企業在2012年一開始就迎接一個“碰頭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