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小企業:大多處于虧損狀態
“這招工是一年比一年難了。原來工廠滿員是600名員工,現在才300名。原本能排兩班作業的車間,現在只能排一班。”說起現在工廠的用工情況,鐘先生可謂是一肚子苦水。
鐘先生在虧損狀態,等于是替工人打工。
“虧損歸虧損,工廠還是要繼續運行下去。畢竟要養活這么多人。”在江門市經營著一家牛仔褲代工廠的吳先生如是說。關于用工成本,他給算了一筆賬。現在工人的基本工資是2000元,社保及各項費用加起來要500元,包食宿的開銷也要300多元,這樣算下來,“養一個工人每月2800元是跑不了的。”
此外,政府有關部門日益提高的環保要求、設備更新要求,以及海外客戶越來越低的訂單報價,都在進一步侵蝕利潤空間。吳先生說,現在外貿紡織業流傳著這么一個自嘲的段子,“工人面前是兒子,政府面前是孫子,外商面前是傻子。”明知會虧損,但吳先生還是不得不接下訂單,開動機器,“畢竟有單接總比閑著要強。”
不過,即便是這樣,吳先生也沒有打算把工廠遷到人力成本相對低廉的內地。除了離海關太遠、物流落后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珠三角地區目前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而內地沒有。“就拿牛仔褲來說。拉鏈、染料、扣釘、布料,這些環節缺一不可。如果只有我的廠遷到內地了,別的廠沒有一起過來,那一個巴掌也拍不響。”吳先生說,行業越來越不景氣,自己去年就萌生退意,如今退意已越來越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