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品牌成長三部曲
中國紡織業改變盈利現狀的下一步是做好品牌生產、品牌銷售以及品牌商業,紡織業的民族自主品牌具有巨大的潛力和發展基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日前在中國品牌自主創新戰略研討會上表示,提高品牌文化對行業的增長力,是紡織業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
中國紡織業80%的利潤為品牌所有者和國際營銷商獲取,杜鈺洲指出,中國紡織業再不能在低端產業鏈的加工環節上繼續擴大,必須從依靠固定資產投資擴大生產規模走向注重創新,提升產品的質量、品牌以及原創的含量。
品牌是經濟形態的文化表現,一個國家著名品牌的多少標志著其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程度。服裝體現了自然科學的創造力以及文化理解力,是不同民族在不同時代對審美規律的認識。杜鈺洲強調,不能忽視初露鋒芒的民族紡織業的創造力。
杜鈺洲認為,紡織業的創新包括質量創新、管理創新、快速反應等方面。質量創新不僅可以導致企業突圍大眾產品的過度競爭,而且可能帶來生產成本的下降、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同時創造著時尚。品牌的管理創新表現于整合國際資源的能力,這樣一種“模塊經濟”需要系列戰略合作伙伴。此外,市場細分的網絡社會提出了個性化服務的需求,從而對生產的活性以及市場反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面料,均成為波司登品牌的基礎;縫紉設備、能源的綜合利用,下腳料60%的再利用,等等,諸多創新節省了波司登的生產成本。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名牌戰略最早倡導者艾豐提出,中國不缺本土品牌,缺的是國際品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障礙來自于產品和銷售渠道,而后者是主要問題,這就需要一支中國企業的“國際先鋒隊”來探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