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零售業違規收費豈能“濤聲依舊”
商家變換名目要錢供應商不敢說“No” 七部門聯手整治
零售業違規收費豈能“濤聲依舊”
從5月份開始,市政府糾風辦、商管辦、物價局、公安局、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等部門聯合在全市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截至目前,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工作取得實效了呢?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由于諸多因素,整治工作一時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供應商不敢說“不” 相關部門查處困難
記者從市商管辦了解到,通過前段時間開展市級聯合檢查,九江市符合這次整改條件的6家零售企業都能夠按照有關工作要求自覺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從零售商提供的一些合同和賬目上來看,無法查實隱性的違規收費問題。
本報近期接到一些供應商反映,經過整治,部分零售商已經按照規定取消了部分收費,但零售商的收費還是“此起彼伏”,總體依舊不減。“超市可以變換名目收費,減少這些、增加那些,總體還是一樣。”某品牌供應商的朱先生無奈地說,“我想向相關部門投訴,但有的項目他們收費后,連票據都沒有給我,我口說無憑啊。”
據悉,不少賣場向供應商收費,但不會開發票,有些賣場會開一張收據,但大多數時候根本無法查實明細。除去合同中的正常繳費外,還要繳納店內條碼費、補貨費、店慶費、導購費等,如不繳納將無法結賬。還有的供應商表示,部分超市將其亂收費的項目在發票抬頭上都開成“促銷服務費”,這樣供應商繳納費用的明細根本無從查證。
商管辦有關負責人也坦言:“供應商也許是害怕說了真實情況,會得罪零售商,所以三緘其口,不敢舉報真實的情況,我們也就無從查處。”但零售商似乎也有苦衷,據一賣場資深從業者透露,有的門店每月營運下來會虧損,無奈之下,后臺收益——向供應商收費,成為零售商的救命稻草。
進場費、節慶費、條碼費 進店要“上繳”幾萬元
近日,一位供應商向記者算了一筆他每年要向某超市“上繳”的賬,一個單品進賣場,一年的費用至少要2~3萬元。
進場費:只是供貨商的第一道門檻,該供應商稱之為“開戶費”,至少3000~5000元,交了此項費用才能獲得貨品在超市的銷售資格。
節慶費:每次大型超市做店慶或節日搞活動,也要向供貨商收取店慶費用,每次費用最低為2000元。以一年7個活動日計算,花費就是14000元。
另外,還有合同續簽費5000元,新店開業贊助費2000元,最近超市又打電話,說要幫他請導購員,一個導購員每月得支付300~400元,一年下來又得花掉幾千元。另外,商場在前臺要扣點20%左右,在結賬時還要無條件返利,差不多要扣點15%,而他的利潤空間只有30%左右。“加上這些費用,一年下來,我幾乎賺不到錢。”不過他表示,由于公司品牌形象需要,必須進駐大型超市銷售,而且大型超市在談判過程中更有話語權,所以這些錢是“不得不交”的。“你退場不進去,外面還有很多品牌等著進來呢!”該供應商無奈地說道。
說到商場超市高昂收費,許多供貨商都有類似的經歷。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透露,商場內一件售價1000元的衣服,生產成本可能只要不到200元,但進駐商場后,加上高昂的進場費、條碼費、店慶費等等,價格就漲上去了。
七部門聯合整治 零售企業自查自糾
根據這次整治的方案,零售商向供應商收取的合同費、搬運費、配送費、節慶費、店慶費、新店開業費、銷售或結賬信息查詢費、刷卡費、條碼費(新品進店費)、開戶費(新供應商進店費)、無條件返利等均屬于違規收費。
由物價部門負責加強市場價格監管,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依法查處各類價格違法和價格壟斷行為,牽頭負責清理整頓未按規定實行明碼標價的行為,并依職責清理大型零售企業利用市場優勢地位違規收費的行為。稅務部門對涉嫌稅收違法行為的零售商開展稅收檢查,并依法予以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商業賄賂、促銷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按照職責清理大型零售企業利用市場優勢地位違規收費的行為。公安機關對涉嫌商業賄賂及其他經濟犯罪行為及時立案偵查。監察(糾風)部門加強對各職能部門及整體清理整頓工作的督導。
“對亂收費的現象,舉證一直都是一個難題。”一名有著十多年供應商資歷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保密性差,除非供應商和零售商再無合作意愿,否則舉報后,供應商在市場上將難以生存。
據了解,省里有關部門不久之后將會對九江的整治情況進行一次檢查,目前,我市的零售企業都在進行自查自糾整改,并寫自查自糾報告,這次整治之后,“違規收費”情況能有多大改觀,供應商們拭目以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