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各國服裝 多數來自中國制造
歷屆奧運會除了比賽本身,還有很多其他看點,其中之一就是各國代表團絢麗繽紛的出場服裝、拼科技含量的比賽服和爭奇斗艷的領獎服。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實際中,一件合適的衣服,對運動員取得好成績也是有輔助作用的。
美國隊重現貝雷帽遭痛批
當地時間7月10日,拉爾夫·勞倫,這位美國隊服裝的長期合作者之一,發布了美國隊在倫敦奧運會入場式上將穿著的“戰袍”。看到毫無新意的設計之后,美國網友們大呼失望。
秉承著一貫的“國旗范兒”設計色調,第三次與美國隊合作的拉爾夫·勞倫今年推出的入場服依舊為“上藍下白”——男士為海軍藍的雙排四扣西服,配以紅藍色條紋的領帶和白色長褲;女士則為海軍藍的單排兩扣西服,配以紅白藍色絲巾和白色及膝短裙。
相比較于2008年同為拉爾夫·勞倫設計的入場服,僅有的區別就是扣子數量的變化,以及女士的下裝從褲子變成了裙子。此外,帽子可以算是“最具新意”的設計:從北京奧運會時的白色鴨舌帽,改為和上衣同色的貝雷帽。
當地媒體諷刺稱,如果拉爾夫·勞倫就是想要將美國隊的入場服設計成相對固定的款式,就像Iphone那樣,那么他贏了,但實際上,從奧運會體育場的觀眾席上看過去,隔著那么遠的距離,除了帽子顏色的差別,很難再找出其他不同,簡直就像回到了2008年時的北京。
對于“新”的入場服,美國網友大呼“太無趣”、“完全看不出區別”、“穿這衣服簡直是娘娘腔”、“一點都不美國,倒像是法國”、“貝雷帽太奇怪了”。
中國企業受青睞四處出擊
拉爾夫·勞倫的壓力不僅來自于網友。
美國隊的入場服7月10日亮相后被發現全部由“中國制造”,此事在美國引發軒然大波,12日,一些國會議員也加入抨擊行列,其中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里德甚至揚言稱應該將這批衣服全部燒掉,然后由美國的紡織工人重新制造。
但最新的消息顯示,倫敦奧運會上,美國隊已經確定將繼續穿著“中國制造”的服裝入場。
據悉,這家曾經親手為巴菲特制作過西裝禮服的遼寧大連企業,已經是第二次為美國隊包辦入場服了,東道主英國隊的入場服以及倫敦奧組委的官員、裁判員,總計1.1萬套西裝禮服,也都由山東煙臺的一家服裝生產商生產。另外,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的運動員,亮相倫敦奧運會時穿的針織運動服,出自浙江寧波某制衣公司。
不得不提的是,在倫敦奧運會的各個角落,“中國制造”的身影隨處可見,比賽服、比賽器械、吉祥物甚至小小的奧運會徽章,“中國制造”已經成為奧運會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高科技能幫助戰勝博爾特?
據悉,實力強大的美國田徑隊在即將到來的倫敦奧運會上將統一穿著某品牌的最新高科技戰袍,這種高科技戰袍對短跑項目的成績提高效果明顯,甚至有望幫助美國選手追上牙買加飛人博爾特。
美聯社在一篇文章中說,該品牌表示,這種戰袍能夠在百米比賽中,幫助選手將成績提高0.023秒。
如果屬實,這絕對是一個“瘋狂”的數字——對于世界級別的百米飛人大戰來說,這個成績提高的幅度足以改變最后的名次,甚至是冠軍的歸屬。
博爾特也不會打無準備之仗,牙買加奧運委員會今年請來Cedella Marley(Bob Marley 之女),設計國家隊隊服,Cedella Marley從加勒比海島國鮮艷的色彩與圖案中獲取靈感,將高科技布料與提升速度的剪裁相結合。對此博爾特開心地表示:“在倫敦比賽的時候,能有這樣的活力圍繞著我,將別具啟發作用。”
霸氣“冠軍龍服”寓意深遠
歷屆中國代表團的奧運領獎服設計都是國人關注的焦點,而倫敦奧運會的“冠軍龍服”,在創意及工藝科技方面不乏亮點,更是寓意深遠。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2012年是中國農歷龍年,設計方將“龍”融入到領獎服中,希望“龍”的精神可以激勵中國健兒在奧運會賽場上再創輝煌、榮耀中國。
另一方面,“龍”寓意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和平與吉祥,設計方也希望通過中國代表團穿著的“冠軍龍服”,向全世界輸出真正的中國龍文化,同時表達中國“愛好和平、共同發展”的價值觀。
據設計方介紹:“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大家對龍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所以,‘龍’元素在這次領獎服的表現形式上和以往的應用完全不同。這次,是一條醒目的、祥和的,同時又氣勢磅礴的龍。”
整件“冠軍龍服”在顏色搭配上進行了大膽突破,打破以往領獎服采用大面積紅黃色塊拼接的設計構思,將國旗的紅黃兩色運用與龍的圖案進行結合。正面胸前大面積的留白,使“冠軍龍服”的整體形象倍顯簡潔大氣。
整條巨龍自左肩伊始,龍頭昂首向天,龍尾則蜿蜒至袖口,將龍的神韻與中國書法象形的意境體現到極致。龍尾更將英國倫敦的一段泰晤士河形象融入筆觸,使中國文化與倫敦地標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寓意中國龍在泰晤士河畔鑄就輝煌。
領口處的祥云圖案一方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領獎服的衍生,另一方面配合整體龍的造型,構成一幅龍騰祥云的壯闊景象。領獎服背部英文CHINA字體中融入中國龍的設計,既是英文字母,又是一條即將騰空而出的東方巨龍,再次將中英的文化融合推向極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