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微降至53 外需就業持續改善
隨著國內外經濟活動回升,9月30日公布的9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3,較8月下降0.1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景氣狀況進一步改善。
這一走勢與統計局制造業PMI并不一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9月制造業PMI錄得51.5,較8月提高0.5個百分點。
制造業產出已連續七個月處于擴張區間,9月生產指數在擴張區間微降,但仍保持穩健。調查樣本企業普遍反映,隨著疫情沖擊繼續減退,客戶需求上升,新接業務量增長,廠商相應提高產量。
新訂單指數再次錄得2011年2月以來最高,連續四個月處于擴張區間。調查顯示,市況復蘇,產品需求增長,帶動銷售上升。因海外疫情相對好轉,封城限制措施放緩,外需隨之回升,9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錄得2017年9月以來最高,連續兩個月處于擴張區間。
新訂單增加導致企業積壓工作量繼續上升,積壓工作指數與8月幾乎持平,連續四個月處于擴張區間。制造業企業結束了連續八個月壓縮用工的狀態,9月就業指數升入擴張區間,但增速輕微。據反映,一些企業因訂單增加而擴大用工,另外一些廠商則在員工自愿離職后沒有填補空缺。
新訂單增加,也導致廠商繼續增加采購,原材料庫存指數連續四個月處于擴張區間,接近7月創下的七年半最高值。調查樣本顯示,生產需求上升和訂單增加是導致庫存增長的主要因素。產量上升,導致產成品庫存指數連續兩個月處于擴張區間,但增速輕微。
因原料普遍漲價,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四個月處于擴張區間,且高于8月。制造商繼續小幅上調產品售價,但幅度低于8月。部分廠商因成本上升而上調產品出廠價格,但也有廠商表示新業務競爭加劇,削弱了整體定價力。
制造商對未來12個月的生產前景信心增長,樂觀度升至近三個月來最高。業界預期產出增長,普遍是因為相信市況和客戶需求將繼續從新冠疫情的沖擊中復元。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新冠疫情后,供需兩側同步向好,經濟加速恢復,海外需求大幅走強,對于國內市場形成補充。制造業持續的高度景氣度將減輕下一階段的政策壓力。但與此同時,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就業改善仍依賴于經濟景氣度更長期的恢復以及更穩定的內外部環境。未來一段時間,海外疫情的反復和美國大選仍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仍面臨極大挑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