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優穿旗袍遭唾罵:有辱中國文化 趕緊滾回去
釣魚島主權問題波及到在內地發展的日本女星,一直很想打入內地市場的AV女優吉澤明步未能幸免,早前她在微博曬旗袍照,被中港網民唾罵侮辱中國服裝,叫她滾出中國市場。
吉澤上周到香港為時尚造型學府開業宣傳,可能怕被問到政治性問題,活動未開始她就提前告知要趕飛機不做訪問,之后逗留短短5分鐘就快閃離場。不止傳媒撲空,主辦單位斥其沒有職業操守,同樣表示會保留追究其權利。
相關資料
旗袍是女性服飾之一,源于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由中華民國政府于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不屬于漢服(即華夏衣冠)體系。民國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漢族女性在其基礎上予以改良。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認為封資修象征大量毀壞。
旗袍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服飾設計師參考滿族女性傳統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礎上設計的一種時裝,是一種東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現時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國女性服飾文化的象征意義。在濃厚的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現在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清代旗裝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
盡管旗袍改于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并不是旗裝。旗袍是帶有中國特色、體現西式審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時裝。旗裝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旗裝大多采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黃色是皇家獨尊之色,民眾是忌用。旗裝色彩鮮艷復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盤滾設計。
由于旗裝是一種平面服飾,盤滾成為旗裝除面料外的唯一設計空間,因而以多盤滾為美。清末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清代旗裝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