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服裝行業御寒術:保證“現金流”是關鍵
出口市場不景氣再加上消費疲軟,國內的服裝企業正面臨著庫存過剩的“寒冬”。
據相關媒體報道,目前中國服裝庫存的總和,在不進行更新的情況下,足夠國人穿上三年有余。
最新數據顯示,僅22家A股服裝類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存貨總量就高達382億元。在上半年,李寧等42家服裝企業總積壓庫存甚至達到令人瞠目的483億元。
而不久前,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也對鄭州、平頂山、新鄉、焦作、許昌、南陽、商丘、周口等地的11家服裝制造企業開展專題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普遍存在訂單減少,庫存增加,生產成本上升的現象。
在這場行業寒冬面前,對于以女褲打天下的河南服裝行業來說又會采取什么樣的過冬術呢?近日,記者對部分河南服裝企業進行了走訪調查。
河南服裝庫存壓力較小
對于服裝行業庫存壓力的報告,作為河南省服裝協會執行會長的李剛也頗為關注。
近日,李剛就試圖聯系河南省的一些服裝企業共同 “消化”庫存壓力。但是,通過和不少服裝企業接觸之后,一些企業表示,目前雖然服裝庫存有所上漲,但都在可控范圍之內。
李剛說:“庫存壓力比較大的那些企業多數都是一些品牌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河南的服裝企業與其相比生產能力有限,所以,在此次庫存壓力中表現得不是那么明顯。”
李剛的說法得到了領秀新發展制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小東的認可。
宋小東告訴記者,目前,服裝企業的庫存壓力主要集中在運動品牌和男裝品牌上。而這兩類服裝恰恰是河南服裝行業所缺失的。
據宋小東介紹,目前一些河南服裝企業的庫存,整個銷售網絡加起來最大的也不超過3000萬件,相比一些知名的服裝品牌還是較少的。
不過,比起服裝企業的相對冷靜,一些從事服裝批發的批發商還是比較悲觀。
提到庫存的壓力,在錦榮商貿城從事多年女褲批發的經銷商王金栓告訴記者,“賠錢賣”似乎已經成為不少批發商的共識。王金栓說:“年前往往是銷售旺季,往年這個時候不少零售商連貨都拿不到,今年一條褲子比往年低了5%的利潤仍是賣不出去。”
保證“現金流”是關鍵
對于服裝行業來說,庫存積壓的時間越長、折舊就越大,成本就越難收,而誰的現金流越多越能安全“御寒”。
而目前,對于服裝企業來說,需要面臨的不僅僅是能夠看得到成品的現實庫存,更重要的還有隱性庫存。
宋小東告訴記者,解決現實庫存只有通過降低利潤點,以及一些促銷活動來進行庫存“消腫”,而對于隱性庫存來說則需要企業對產品、供需關系及市場進行長期準確的定位,否則勢必會造成大量庫存。
“我們現在一直提倡河南的服裝企業要做大做強,其實,現在誰的庫存壓力小就是在做大做強。”宋小東說。
相對于企業在困境面前仍要“做大做強”勢頭,對于批發商來說“收成本”成為迫在眉睫的事。
王金栓告訴記者,比起服裝企業需要考慮供應、市場等多方面因素,批發商要消耗庫存只有在銷售上下功夫。
目前,和不少在錦榮商貿城從事服裝批發的經銷商一樣,王金栓已經在富士康等人員密集、客流較大處開辟自營店,減少流通環節,消耗多余庫存。
增加多重銷售渠道被很多企業看作消耗庫存的必由之路。年前,阿里旗下的“淘寶聚劃算123”以及“雙十二”的零門檻促銷活動也被很多服裝企業看作消耗庫存的最佳時機。
而對于這場服裝行業的高庫存危機,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未必是件壞事,最起碼是對爆發式增長的中國服裝企業敲了個警鐘,缺乏創新、盲目的擴大經營,勢必會給企業帶來負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