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羅綢緞”難題有望在蘇州攻克
大家知道,古代的達官貴人穿的都是“綾羅綢緞”,不過其中這羅和它的織造工藝卻失傳已久。而蘇州有望攻克這一被稱為紡織界難題的哥德巴赫猜想。
工藝師黃云英說:“復原的素羅織機每次穿一根絲,它就成了絞紗,它是絞起來的,不是平的,一天只能織個兩三公分?!?/p>
在光福記者看到一臺復原的素羅織機,通過它可以織出失傳已久的素色羅織物。羅最早起源于6000年前,唐朝發展到鼎盛階段。因其舒適、透氣、華貴等特點,歷來是宮廷和上流社會的穿著面料。而到清朝后期隨著國外化纖類產品的進入,羅逐漸消失,織造工藝也基本失傳。綾羅綢緞中,綾綢緞的織造方式相對簡單,而羅的織造難度最大。雖然國內不斷出土商周以來的花羅和素羅,但由于工藝、機具的失傳,現代工藝還無法仿制。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王亞蓉說:“攻克花羅各種制造工藝,就像數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樣,是一個攻關的難題?!?/p>
目前國內只有光福的一家公司,經過20年的潛心研究,在素羅機和技藝恢復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今天中國社科院在光福成立“中國古代錦羅織物實驗考古研發中心”,力求在錦羅文物修復、工藝機具恢復傳承上有所突破。
綾羅綢緞按原料分為有純桑蠶絲織品,合纖織品和交織品。綾類織物的地紋是各種經面斜紋組織或以經面斜紋組織為主,混用其他組織制成的花素織物,
常見的綾類織物品種有花素綾,廣陵,交織綾,尼棉綾等,素綾是用純桑蠶絲做原料的絲織品,它質地輕薄,用于裱畫裱圖。其他綾類織物色光漂亮,手感柔軟,可以做四季服裝。
運用羅綢織發使織物表面具有紗空眼的花素織物統稱羅類絲綢.羅類絲綢織物的品種有橫羅,直羅,花羅.羅類絲綢產于浙江省的杭州市,因此又稱杭羅.杭羅由于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成為羅類織物的傳統名品,馳名中外.它是純蠶絲織物,特點是面料風格雅致,質地緊密,結實,紗孔通風,透涼,穿著舒適,涼爽,是夏季良好衣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