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西峰壩村織機污染整治之路
污水經處理可循環(huán)使用
下午兩點半,我們來到了位于長水公路附近的龍山新區(qū)西峰壩家庭工業(yè)集聚點。這里四周用矮圍墻圈起,儼然有點工業(yè)園區(qū)的味道。
進入廠區(qū),兩個寬敞的加工車間就在眼前。走進其中一間,只見十多排噴水織機整齊擺放著。車間里白色的紗和布隨處可見。村民李發(fā)良告訴我,他家在這里有34臺機器,“不過因為這幾天高溫,所以沒有開工。”
據集聚點的負責人徐新南介紹,這里是2010年10月建起的。“面積大約9100平方米,有十七戶人家的近470臺噴水織機。”
“我們主要是將污水規(guī)范回收,而不是將污水廢水直接排到水溝里。”徐新南說,“現在不僅水可以循環(huán)使用,而且處理出來的污泥還能免費提供給耐火廠。”
原來,在2010年10月這個集聚點剛建成后,西峰壩居委會就引進了新的污水加工機器。“一臺是處理污泥的,要二十萬元;另一臺是處理泥塊的,也要七萬五千元。”徐新南說,“之所以花大價錢買這些機器來處理污水,主要是考慮到周圍村民的用水安全問題。”據了解,原本一臺噴水織機工作一晝夜,就會用掉三噸清水,排出三噸的廢水。“以前環(huán)保局的監(jiān)察大隊還總往我們這里跑,因為他們知道噴水織機的污染很厲害,怕我們亂排污水。后來來的次數多了,他們也了解到我們這里的凈化設備,就比較放心了。”徐新南說。
處理過的泥污還能帶來收益
徐新南告訴我,以前噴水織機散放在村民家中,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不僅衛(wèi)生條件不過關,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而現在我們兩個車間里都是‘不見線’的,所有的線路都是通過地纜溝引入,安全隱患基本排除了。”
這樣的說法也得到了西峰壩居委會主任徐根南的認同。“以前我們自己村上(西峰壩居委會此前是村莊)有100多臺機器,村民們不注意環(huán)保,污水都往河里倒,對環(huán)境的破壞很大。”徐根南說,“村邊有條小河,那時候河水都是黑的,還有惡臭味散發(fā)出來。”
而如今,這一切似乎已成往事,我們所能看到的早就是煥然一新的居民區(qū)。來到辦公室屋后的污水處理池旁邊,我們了解到污水層層過濾的流程。
從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工人們將河里的水引進來加工織布,而噴水織機工作后產生的污水則通過機器下邊的溝槽匯聚到污水池,再向污水池添加一種叫做PAC的水處理劑后,污水會慢慢變成泥污。通過分離,將凈化的水再次循環(huán)供噴水織機使用,而污泥則可以加工壓制成泥塊,送到耐火廠當作燃料或者制成煤餅。
我們也了解到,在污泥加工成泥塊的過程中,還會產生機油。這些機油的運用范圍很廣,而且有專人來收購。“每公斤機油的出售價格為兩元,每個月會有1000元左右的收益。”徐新南說。問起噴水織機的效益,李發(fā)良說:“行情好的時候,每臺噴水織機每年能凈收入七八千元。”我們也了解到,每三十臺機器需要近十人來維持運作,而470臺噴水織機就能夠解決近150人的就業(yè)問題。配備了凈化設備的噴水織機在給村民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動了更多人的就業(y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