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耗時4年打造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
有詩云:“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F在,用來形容屹立在皖北、正在發生著巨變的宿州恰如其分。
繼百麗、東藝鞋業的成品鞋紛紛在宿州下線并遠銷海外,今年6月份,鴻星爾克、新濠畔、鑫國龍等10多家全國知名鞋企也相繼開工建設,目前,我國中部這一最大的“鞋業板塊”已入駐鞋革企業98家。
耗時4年打造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
2010年,中國第一鞋類企業百麗集團攜13億元巨資率先進駐宿州;2011年5月9日,宿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中國中部(宿州)制鞋產業基地建設的意見》提出,在宿州市經濟開發區西南片區規劃建設20平方公里制鞋產業基地,引進國際國內知名真皮、皮革、運動休閑等整鞋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 2012年4月20日,總投資580億元、國內最大的家居產業基地和總投資76億元、中國最大的云計算產業園同時開工,一個是可吸納40萬就業人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個是技術密集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兩者將成為宿州轉型發展最強有力的引擎。
同年,8月22日,省政府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國宿州(深圳)家居產業園框架協議正式簽約。時隔一年,家居產業園項目上升為安徽省與深圳市的合作共建項目;還是2012年,9月3日,宿州市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安徽省政府、中國皮革協會共同簽訂了“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宿州”共建協議。2013年3月,占地7.4平方公里的宿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過不懈努力籌備,正式獲得省政府批準籌建。
“產城一體”依靠鞋業“踏出”宜居新城
記者在電話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宿州市的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中國中部紡織服裝產業城、中國宿州(深圳)家居產業園共簽約項目144個,總投資847億元,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利稅175億元,帶動就業60萬人。產業的逐步成熟,拉動了城鄉建設,推動了新型城鎮化進程。
宿州市堅持“產城一體”的發展理念,以建設一個產業基地——打造一個產業新城——培育一個區域品牌的思路,圍繞“思想解放先導區、特色產業示范區、優質要素富集區、幸福生活新城區”的發展定位,加快建設產業新區、人居新城,推動各類園區“產城一體”、功能集聚、擴容升級。
如建設現代制鞋產業城,同時加快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步伐,完善就業、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把2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建成宜業宜居新城區。目前38棟安置房和公租房已封頂,配套學校完成主體工程,華康醫院規劃設計通過審核,10大商業市場開始建設。華東家居產業基地總投資580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1350億元,吸納40萬人就業;紡織服裝產業基地計劃工業總投資126億元,現已入駐中國七匹狼集團、福建寶德集團、福建格林集團等知名企業,預計全部建成達產可實現年產值315億元、年稅收31.5億元。兩大產業基地正朝著“產業集聚區、商貿中心區、宜居新城區”快速發展。
“四化同步”探索城鄉發展新路徑
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有機統一、良性互動。
近年來,宿州市農業戰線亦是喜報不斷:2010年8月4日,宿州市埇橋區成功被農業部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2011年12月7日,宿州市申報爭取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獲得正式批復。
在總投資十多億元的宿州帝元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園里,“物聯網+互聯網+物流網”將實現“三網”融合,帶來農業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采購方式的重大變革,大大減少農業的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更多農民將成為新型農民,不僅有效提升了農業效益,也推動了勞動力向工業廠區和城鎮流動。
“四化同步”,同頻共振,為宿州發展帶來不斷的驚喜。
今年以來,宿州市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176.4億元,同比增長10.5%。 1~4月份,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48.2億元,同比增長28.9%,增速居全省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7.1億元,同比增長14.2%;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3億元,同比增長22.6%。 1~5月份,全市財政收入44.5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穩居全省第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