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大規模首批機械采棉降低成本
近日,濰坊市在寒亭、壽光、昌邑與當地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棉大戶合作,進行采棉試驗示范工作,選取了3000畝鹽堿地,供銷社機采棉試驗示范基地的3000畝棉花。大型六行采棉機,1個小時的工作量相當于60個勞動力10小時的工作量,且每畝較手工采摘節省費用310元左右,采凈率達96%,不影響棉花的二次復收,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現在一起了解詳情吧!
2013年以來,濰坊市供銷社立足濰坊棉花種植大市的實際,在寒亭、壽光、昌邑與當地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棉大戶合作,選取了3000畝鹽堿地,積極開展機采棉試驗示范工作。試驗以新組建的銀海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為主體,采用統一耕整土地、統一組織農資供應、統一測土配方、統一播種施肥、統一防控、統一機采的“六個統一”全托管種植模式,依托供銷社機采棉良種繁育推廣技術中心開展種植技術培訓,對棉田采取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的田間管理,在土地耕整、播種、化控、噴藥、收獲等各個環節實施全程機械化作業,在保證棉花品質和產量的同時,每畝可降低生產成本280元,增加農民收益480元。從目前的采收狀況來看,每畝較常規棉增加產量50—100斤。昌邑1400畝機采棉示范基地,從播種到采收僅用勞力5-6人,節省用工成本55萬元。
下一步,濰坊市供銷社將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全面推進機采棉種植和棉花產業經營服務體系建設,依照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要求,做大棉花產業,做強棉花品牌。計劃2014年將種植面積擴展到10萬畝,開展棉花環節托管服務的面積達到20萬畝,進一步完善棉花產山東濰坊首批機采棉開始采收畝降低成本280元。
山東濰坊首批機采棉開始采收 畝降低成本280元
10月27日,山東省濰坊市首批機采棉在渤海灣棉花全程機械化示范園區開始采收。濰坊市副市長秦維強到機采現場實地觀摩。
據了解,為推進濰坊市棉花種植的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今年濰坊市供銷社在寒亭、壽光、昌邑三地選取3000畝鹽堿地進行機采棉種植試驗。實行全程機械化作業后,棉花每畝降低生產成本約280元。目前,機采棉已進入收獲階段,預計每畝可增收480多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