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額大跌刺痛香港商界
按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4月零售業數據,總銷貨價估計為388 .39億港元,按年跌9 .8%。本來業界預期4月香港零售銷貨值將跌近4%,結果表現更差,創下五年以來最大跌幅。
從數據看,直接因素是珠寶黃金首飾一類奢侈品銷售大幅下跌。業界認為,去年4月大批“中國大媽”趁國際金價暴跌涌港搶金,令去年4月珠寶首飾銷售額暴升近7成,今年則因“中國大媽”熱情不再,表現出來就是4月珠寶首飾銷售額大跌近4成。
業界對后市整體持悲觀態度。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用“震驚”來形容數據,她指出,4月內地訪港旅客數字仍有增長,因此零售總額下滑意味著零售商單價明顯下降。港九電器商聯會主席朱嘉樂反映,“聽一些零售商講,5月生意似乎更弱,可能5月的整體零售增長會比4月更差”。有店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大倒苦水,稱4月內地客人跌兩成,5月更跌3成。而且國內反腐敗令內地送禮減少,內地客購買力亦由從前每人平均2萬多港元跌至1萬港元以下“生意神仙難救”。
投行人士則忙于分析零售股又會跌幾個點。前一陣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放風要討論削減自由行,問大家“削減20%如何?”這一問,莎莎、卓越、六福珠寶等內地居民耳熟能詳的零售股立時大跌,擁有時代廣場的大地產股九龍倉也掉頭向下。據業界統計,今年初到現在,化妝品及珠寶金飾股累積跌幅在6%至42%,其中莎莎跌幅超過42%。
尖沙咀、旺角、上水等內地游客較為青睞地區的店主們,紛紛出來呼吁特區政府慎重考慮削減自由行,“再吃‘瀉藥’,大家都要虛脫了”。
近來港內反對內地自由行、調整自由行的聲音一度甚囂塵上。在輿論壓力下,調整自由行政策已成為特區政府考慮的選項。但始料不及的是,不過是“口說”減兩成,什么還都沒做,4月的零售數據已先跌近一成。梁振英在提前獲知4月零售數據后特別提醒,希望社會看到統計數據后,對內地游客來港的有關政策,可以進一步討論。梁振英更指出,過去一周,社會上對削減自由行有不同聲音,大家應多表達看法,包括對香港零售業和經濟會造成什么影響,這對香港旅游政策調整很有作用。
相關業界已開始站出來反對削減自由行了。麥瑞瓊表示,由去年7月至12月,本港零售額每月均只有個位數增長,近期更連續3個月負增長,情況非常嚴峻。現階段無法評估政府若落實削減內地自由行兩成,對零售業未來造成的影響。她號稱業界反對“香港是自由城市,不應該關門(削減自由行)及選擇性揀選旅客”。
對于前一階段少數人“驅蝗”、到尖沙咀等地拖著旅行箱抗議、借小童便溺大做文章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原本悶聲發財的業界也開始發聲抗議了“自由行來港的大都是高端消費者,最重要使錢使得舒服,結果不是碰到游行就是抗議,他不爽就不來嘍”。
瑞銀指出,以去年內地旅客消費額1879億港元計,假設自由行減少20%,消費額料減約200億港元,意味本港零售銷售額減少4%。
此前有分析稱,梁振英放話削減自由行,目的之一就是要大家考慮一下,凡事要付出代價,不可能只是單考慮好處。再者,抱怨自由行的聲音被放大,“沉默的大多數”卻不發聲,要刺激理性的港人、利益相關方站出來,共同討論削減的利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