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國有紡織老企業成功轉型升級
國有老企業轉型升級最怕兩件事,一是沒錢淘汰落后產能、上新產能,二是國有身份的職工下崗安置難。陜西省咸陽市三家國有紡織老企業今年通過創新“退城下鄉”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這兩大難題,成功實現了產能的轉型升級。
咸陽市是典型的西部欠發達城市,其骨干國有紡織企業西北國棉一廠、西北國棉二廠、陜棉八廠都是成立多年的國有老企業,共有職工8000多人。由于多年沒有技術改造,這三家國企的生產設備落后,一部分還是上世紀50年代的機器。三家企業若要全面轉型升級需要一大筆資金,然而企業沒有積累、政府財力不足,多年來企業只能處于勉強維持狀態,職工年收入很長時間內都不到2萬元。
今年,咸陽市政府和這三家國有紡織老企業一起因地制宜,采取了企業“退城下鄉”帶動產能升級的辦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咸陽市工信委輕紡產業科科長張建軍告訴記者,這三家國企都有一個共同點——地處市中心,而且占地面積很大。近年來,咸陽市中心的土地價格上漲幅度很大,政府便利用這一點,把這三家國企搬到遠離市區的郊外,通過市中心和郊區的土地置換來獲得產能升級的資金,用來建新廠房、上先進設備,淘汰落后產能,并安置因產能升級、生產效率提高導致的下崗職工。
陜棉八廠總工程師燕群社對記者說,這三家國企通過土地置換拿到了一大筆資金,用這筆錢在離市中心15公里遠的地方另建了一家新的紡織企業,今后三家國企的員工將合在一起在這家新企業工作。新企業的設備50%以上是當代最先進機器,這將使企業用工水平由現在的190人/萬錠降低至36人/萬錠,需要消化員工至少2000多人。政府為此出臺了專門政策允許三家國企消化部分老職工,由此帶來的費用也在土地置換所得的資金里面支付。
“退城下鄉”使咸陽三家國有老企業成功地淘汰了落后產能,下崗員工得到了很好安置,企業重新整合后生產能力、贏利水平都大幅提高。
記者在新廠區看到,這里道路整潔,廠房、機器都是嶄新的,員工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燕群社告訴記者:“重煥生機的咸陽國有紡織企業,目前的生產能力不僅在西北地區領先,而且擠入了全國重點紡織企業行業中,成為咸陽發展前景最好的國有企業之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