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制造”把可樂瓶變球衣
今年的世界杯報道,有一個搶眼標題是“更衣室里的臺灣”,說的是巴西、荷蘭、葡萄牙、美國等參賽隊穿的球衣是“臺灣制造”。臺灣是紡織業和制衣的發達地區,為知名品牌加工球衣不算新聞,但這些球衣是由可樂瓶做原料生產出來的,就標志著臺灣的紡織業已邁向環保、科技的新高度。
據臺灣紡織業者介紹,臺灣10多年前已開始采用保特瓶(可樂瓶等)回收纖維技術,當時一條紗只有24至36根纖維,保特瓶纖維的產品只用于填充材料。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成熟,現在一條紗已能達到144根纖維,這使得用此纖維織成的面料更細致、透氣,染色效果也更好,所生產的球衣已達到世界杯比賽標準。
相對于以石化原料生產紡織品,保特瓶回收纖維符合節能環保的世界潮流,臺灣一些宗教團體一直在推廣此項技術與產品。慈濟就推出“大愛”牌保特瓶纖維的毛毯、圍巾、服裝等,他們還在全臺設置保特瓶回收站,既收集原料又推廣環保觀念。
本屆世界杯為臺灣環保面料做了個大廣告。臺灣紡織業界表示,雖然臺灣的紡織與制衣業已經外移,但高科技含量的環保面料仍然是新的增長點。除了保特瓶外,他們還研究出用竹炭、咖啡渣生產的環保面料。現在,臺灣的保特瓶再生面料技術處于領先地位,全臺灣的回收保特瓶已不能應付生產,需要向外進口。
相關鏈接:
浙江紅綠藍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研發的《九分色數碼印花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項目獲得了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紹興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據了解,《九分色數碼印花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項目是按照染料減法混色原理,制成了可重復利用的九種標準色漿及相對應的點陣網版,再通過色點的相互疊加,生產出色彩豐富、層次過渡自然、重現性高的紡織產品。
在實施期內,該項目獲得了授權發明專利2項,授權使用新型專利6項,完成了印花設計產品版權登記910個,對傳統印花行業的轉型升級具有較好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