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質量監督站赴沈陽樞紐項目檢查指導工作
7月24日上午9點, 沈陽質量監督站副站長兼總工程師喬再鵬、質檢員劉明一行在沈陽樞紐現場指揮部安質部部長倪光春、沈陽鐵路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監富娟、沈陽樞紐項目總工程師程彬、電務分部書記鄭曉軍的陪同下赴沈陽鐵路樞紐東北環線增建第二線工程項目檢查指導工作。
喬總一行首先到位于沈陽市北海街、由電務分部施工的沈陽北站至沈陽東站區間電氣化改造施工現場考察了解情況,隨后又對沈陽樞紐東北環K6+212涵洞和輝山車站已建設完工的工務工區房建進行了詳細檢查。
眼看午飯時間已過,喬總一行謝絕了項目領導邀請去飯店就餐的好意,只簡單地在路邊吃了點便飯,于下午1.30分趕到項目部召開總結會議,并對沈陽樞紐項目內業資料進行了詳細檢查。
喬總一行通過對現場幾個施工點和內頁資料的檢查,總體認為不錯,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特別是對砼內在質量和內業資料的檢查,一致認為好于以往檢查,并給予了肯定和表揚。同時,對房建墻面涂料因受潮而個別地方爆皮以及涵洞內積水提出了要求和限期整改措施。
相關鏈接:
陽購物中心的數量在世界都是叫得上號的,但可惜沈陽卻沒有被貼上“購物天堂”的標簽。原因之一便是沈陽商業地產在品牌以及業態形式上都過于單一性,同質化嚴重。
就拿金廊舉例,沿線商業綜合體已超過20個,而短短7公里的青年大街上,有超過150家的奢侈品店。除此之外,電商也在逐漸改變購物生活,天貓的狂歡,卻造成了商業地產的新挑戰。
其實,不單單是沈陽,一些二線城市在上半年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空置率連連攀升、租金連連下降、購物中心扎堆、千人一面。于是在整個房地產市場都處于敏感的時期,新華社撰文“擠出商業地產政績泡沫”就更加發人深省。
文章指出,商業地產項目異常火爆背后,是地方政府的畸形政績觀在推波助瀾,似乎一個城市沒幾個“高大上”的購物廣場就面上無光。在當前的房地產變局中,各方要對商業地產風險高度警惕,尤其要大力擠出商業地產中的“政績泡沫”。
但如果問沈陽商業地產會就此崩盤嗎?答案是否定的。縱然沈陽商業地產有諸多問題,但全盤死掉是不現實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