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城入濟興衰懸念 從業者扎堆如何經營存變數
據記者觀察,這是繼海寧中國皮革城、山東皮草城、海之寧皮革城、濼口皮革城等之后,落戶濟南的第五個以皮革(草)制品為主要經營產品、以“皮革城”命名的大型商業項目。
如此之多的皮革城扎堆落戶濟南,個中緣由令人頗費思量,接下來如何經營,則更引人關注。因為曾經開了濟南皮革城先河的山東皮草城早在數年前就在曇花一現之后銷聲匿跡;并不遙遠的幾個月前,海之寧皮革城又上演了一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商業悲喜劇,數百投資者和經營業戶至今心有余悸。
“據山東皮革協會統計,近年來出現在山東境內帶‘皮革城’名號的商業項目大約有15個之多。”山東皮革協會副秘書長李學武在發布會現場告訴導報記者。
據了解,近年來出現在山東境內的皮革城項目大體分布在臨沂、招遠、周村、青島、東營等地。如此眾多的皮革類專業市場扎堆落戶山東,與山東冬季溫度較低、經濟相對發達帶來的相對較強的消費力不無關系。仔細推敲,上述皮革城項目最早出現在上述地區也與當地既有的傳統商業氣氛息息相關:臨沂、周村是省內著名的商品集散地,青島更是省內惟一的國際化商業大都市,招遠和東營則分別是省內黃金和石油兩個類型的資源型經濟發達城市的代表,素以消費力強勁著稱,其中招遠又有豐富而優質的溫泉資源優勢,每年冬季都吸引著大量游客,而冬季又恰恰是皮草制品的銷售旺季。
“一些商業項目死掉了,一些商業項目活下來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項目所在地的商業生態。”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導報特約評論員董彥嶺認為,皮草制品因其相對較高的價格,對目標消費人群的消費能力有著比較“挑剔”的要求。
董彥嶺認為,通常情況下,由于職業性質的緣由,商務人士對著裝的檔次比較在乎,這是皮革城較早登陸青島、臨沂、周村這些商埠的原因,而消費水平的強勁更是支撐高檔消費的硬道理,所以說,地域相對偏僻的招遠和東營這兩個城市出現皮革城,看似出人意料,卻在情理之中。
皮革城投資商們對濟南市場的鍥而不舍,或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座城市在皮革城項目投資商眼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濟南兼有消費重鎮和商品集散地雙重身份,這不免會讓投資商在項目地址的選擇上彷徨猶豫于成熟商圈和專業商圈之間。正是在這樣的彷徨搖擺之中,一些項目的定位出現了錯亂,并最終走向消亡。
“濟南的泉城路商圈和洛口商圈,單純就服裝消費而言,人們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刻板的印象,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意愿各取所需,而不必為‘去泉城路’還是‘去洛口’費思量。”董彥嶺分析說,皮草制品無疑是高檔商品,而皮革城的整體入駐又需要一個體量巨大的空間,但是這是市中心任何一個區域都不能滿足的條件。“所以說,近年來入駐濟南的皮革城都在向濟南外圍商圈布局,而且以服裝專業市場為主營產品的洛口商圈,因為與皮草制品題材相同而成為首選之地,這說明投資商已經基本上廓清了皮革城的定位和發展空間。”
導報記者注意到,近20年來浙江海寧皮革產業板塊迅速崛起,加之登陸A股中小板后,“不差錢”的海寧中國皮革城先后在省外的遼寧、河南、四川等地分別投建規模較大的皮革專業市場并運營成功的示范作用,帶動了一批專業化皮革市場運營商的出現。這些與海寧中國皮革城共享客戶資源和數據庫的市場運營商加入到這場省外圈地擴張的浪潮之中,才出現了當下皮革(草)城席卷大江南北的市場態勢。
“一座皮革城,投資額度可大可小。只要資金相對充裕,加上運作手段得當,建成一座皮革城,與建設一個普通的商業地產項目沒有太大區別。”已于去年與海寧中國皮革城簽署合作協議,并將濟南海寧中國皮革城架構為其旗下海那城的核心要素的山東海那產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夏三忠對導報記者說,“我更看重合作伙伴的專業化操盤背景。”
“我們的經營團隊具有成功運營省內一家大型皮革城的經驗。”浙商皮革城總經理溫國政告訴導報記者。據了解,浙商皮革城的招商工作已經全面結束,來自全國各地的皮革廠商共有384家簽約入駐,其中省級以上優秀商標、國家馳名商標、免檢產品、真皮衣王產品商家占半數以上,廠家直營店占80%以上。導報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在過去的一年間,浙商皮革城的招商團隊曾經長期進駐浙江海寧。“從其招商的進度和入駐商戶的質量看,這個團隊的招商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一名內業知情人士如此評價。
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在未來一兩年間,將有數家皮革城齊聚濟南,而其中三四家又集中在洛口商圈附近,競爭的殘酷和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溫國政告訴導報記者,對于在濟南運營一家規劃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的皮革城,他們對困難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濟南作為一座國內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會有大量的客流。他們已經注意到,購物消費旅游已經成為國內旅游發展的新趨勢,并且將給傳統購物帶來新的商機。占據濟南北部新城區加快發展的地利,浙商皮革城特地規劃了餐飲娛樂項目,以期借助洛口商圈既有的服裝集散地的商業底蘊和旺盛的人氣。
“我們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申請4A級國家旅游景區的資質。一旦申請成功,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得先機。”溫國政信心滿滿地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